意象对话中级班后续督导——子人格深度体验工作坊收获总结

 


       前四天的白天,就类似于意象对话深度体验班。赵燕程老师除了将理论部分相较平时讲的更深更透彻之外,剩下的时间带我们每个人一个一个做个案。但晚上和意象对话深度体验班的内容完全不同。在前四天的每个晚上。赵燕程老师要求我们三个人一组,互相做体验。和深度体验班的设置一样,有一个带领者,有一个体验者,有一个观察员。不同的是,赵老师这次要求我们,学会在每个当下体验自己的感受的同时,通过体验者当下的一件事情,当下的感受,当下的反应,当下的身体姿势等等入手,找出一连串的子人格链。即“b1-b2-b3-……bn-a1-a2-……-an”这种方式找子人格的好处是,真的专注在了每个当下,让每个人能够更清楚地觉察到子人格的价值和实用性,真的是能够将中级班学的内容变为对生活的指导,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精彩。我们会很惊奇的发现,我们的反应模式是如此的固化,遇到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情绪的时候,往往出来的反应性子人格就那么多,出来的子人格链就那么几条。如此的僵化,不流变。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自恋受到了严重的挫伤,我在第三天晚上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摘录如下:


       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赵燕程老师的课上,连着做了三晚上练习。每次重新分组。做了三天带领者,连着三天,体验者都出现了很厉害的阻抗和很强烈的“反抗”情绪,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要好好觉察。这三天,做体验者的时候,啥都没体验到,莫名其妙地老想跟带领者对抗,大部分能量都用在了较劲上。当一个好地咨询师真的不容易,自恋一受挫,就很不舒服,很容易放弃。不过还是愿意坚持着走下去,虽然苦,但了解人性也是最快乐的事。有觉知地求点安慰和鼓励……


       在第三天上午,其实我就有点觉察到了这些问题。当时赵燕程老师问昨天晚上的体验有没有什么问题或者困惑需要提的时候,我举手发言。我说了一大堆,我觉得体验者用脑太多,总是拿着精神分析的一些术语在分析我,而我没啥问题,一直在谈感受。我觉得体验者太过于强势,我没有办法应付这么强势的人。我说道,体验者强势到什么程度呢?经常性地打断我的提问和带领,体验者跟观察员说,现在我觉得体验进行不下去了,我需要观察员的反馈。观察员要说话的时候,我说:“我觉得还能进行下去,是你自己的问题。而且观察员要说话的话,是必须咱俩都同意才可以。所以现在观察员不能说话。”体验者又说:“那我们现在都集体静默一分钟。”我们三个人就都一分钟没有说话。我始终觉得,在这个体验中,我好像被控制了。我的一个比较核心的情结,就是比较讨厌被控制的感觉。我觉得自己确实应对不了了,我就跟体验者开始反馈我自己的感觉。结果,体验者又说:“到底是你在做体验还是我在做体验?咱们是不是位置颠倒了?”体验完全进行不下去了。我还跟赵老师说,体验者真的挺不“公平的”。很强硬地说我有情绪,我在控制,我在表演。然后她做带领者的时候,变得柔情似水。连声音都变得很柔和。赵老师很耐心地听完了我说的话,只说了六个字:“太快了,慢一点。”随后又看玩笑似地说:“静默一分钟哪够啊,静默个十分钟,静默个二十分钟也许就明白了。”在不断地反思这句话,猛然间想起来,上次督导,史晋老师跟我说的一句很重要的话也是,“太快了,慢一点。”可是,人总是很自恋的,总是后知后觉,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我来说说发生了什么吧。我目前地理解是,这是我的一种贪念。我自己的愿是好的,我希望做一个好咨询师,希望去帮助很多很多的人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个愿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当我太过于着急去达成这个愿和这个目标的时候,问题就会来了。我太过于着急,就会背离当下,我既不能够用心地去体会自己,也不能够用心地去体会体验者。有的时候,自己确实看得要比来访者深很多,但不代表你可以一下子把所有的一切说破。因为你自己可能是看到一些更深的东西,但来访者在那个当下,他可能不是那种感觉,他离得那些很深的情结,离那些比较原发的感受,离那些更深层次的子人格可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你把一切都说破,或者你把他硬往那个方向拉,实际上根本就是来访者当下的状态。他会感到委屈,不被理解,愤怒等等。我明明不是那样的么。所以他就有可能反过来去攻击你。实际上,当我想要去证明我是一个好咨询师的时候,我就不是一个好咨询师。我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很棒,是个好咨询师的时候,我就可能会发生一种行为,就是去把控咨询。比如说,我希望来访者走到什么程度,我就会无意识地去控制他引领他走到那个程度。但当下的他还有当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就完全忽略了。这样做咨询,当然会遭到来访者的攻击和阻抗。实际上,用心觉察的时候,好像我是在很用心的做咨询,实际上背后,有一个很弱小,很卑微的子人格出现,但我并没有看到。我急于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咨询师,实际上也是对这个弱小感和卑微感的不接纳。


       慢下来,并不是是说去少做一点事情,而是说,每时每刻安住在当下,去觉察自己当下的感觉,去觉察当下流变的自己是谁。这样,当我们的觉和定能够提升的时候,慧也能够慢慢地增长。我们就能够真的去在每一个当下去真正地用心地感觉到他人,到时候我们不是刻意的去做什么,但我们在那个当下就完全自发无为地就去做了什么,咨询的效果还出其不意的好。当绕开一切业障和情结,心和心贴在一起的时候,咨询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如是和如实。在每时每刻,不论当下的感受是舒服的还是不舒服的,我们都用心的回到自己,去觉察自己,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好。从赵老师的角度上来说,就是不断地回到当下流变的自体我。从贪嗔痴慢疑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做法中有贪,希望把控咨询,把控体验的过程。当体验者按照自己的思路走的时候,自己的自恋就很得到满足,有种很得意的很舒服的感觉。当来访者或者体验者不按照我的节奏走的时候,嗔就起来了。觉得都是来访者或者体验者的问题,对他们升起了嗔恨之心,不喜欢和排斥他们。还有一种慢,当不能回到当下的流变自我的时候,我们的慢就让我们骄傲,自恋,容易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反馈等等。上文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就是这样发生的。我们很容易固着在我们的不正见当中,我们自己的不正确的理解和认知。成长的过程,要不断地通过现实事件,尤其是关系中发生的冲突,关系中出现的强烈的情绪等等,却觉察自己的贪嗔痴慢疑。不断地回到自己,不断地回到更大的自体我上,我们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好。


       再说一说“慢”和“疑”吧。自己这次去上课觉察到了自己有多么“慢”和多么“疑”。我的慢和疑表现在。因为自己的情结,我对一切男人都是不信任的,打不开的。包括朱老师,那么谦卑博学温和包容,帮助了我很多,但是我仍然那么“疑”,没有办法相信他和信任他。对女老师也是很挑剔的,以前我一直有种执念,就是我觉得水晶级及其以上的女老师能够帮助我,我可以全然打开,但水晶级以下的我直接都排斥掉了,觉得他们根本不能够帮助自己。更别说朋辈或者刚刚开始学习心理学的这些人。这种傲慢,自恋,听不见别人的意见和反馈,不信的状态,其实是非常地不利于一个人成长的。最近看了何老师的一篇文章,受到了启发。小组活动是一个男老师带领的,也没有说达到水晶级及其以上, 但我就收掉了自己的慢和疑,去全心全意地聆听和相信。效果就出奇的好。收获就出其不意地多。做朋辈督导的时候,我收起了自己的慢和疑,结果我就发现,即使是你觉得不如你的人,当你全然地对他敞开,相信他,当你的心和他的心贴在一起的时候,就在那个瞬间,真的可以绕开那些情结和业障,他对你的反馈和共情,甚至不亚于任何一个老师。全取决于你信不信。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我相信,内心都有一个纯善的发心,都有一个让自己别人更加幸福快乐的愿。我以后,真的要更多地去敞开自己,去安住于当下,去信任别人,我相信,有了这个认知和做法后,我会更好。而且,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也是一种极大的慢。这种个人成长的快慢绝对不是跟你成长的时间有绝对关系的。如果真的走的扎实的话,能够做到坚持、坚定和坚信的话,顿悟有的时候会发生。指不定,你还活在你的贪嗔痴慢疑中,而比你晚进入这个门很多年的人已经超过了你。虚心地明白了这些,或许每个人都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和老师。


       按照赵燕程老师的讲解,每时每刻活在当下,去全然地敞开和感受,我们会活的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由。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太天真,太容易受伤。不会。因为,敞开并不代表允许别人伤害自己。当我们自己的觉得能力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会越来越清明。看自己看别人看得越来越清楚。甚至能够规避一些危险和灾难。这就是《道德经》上说的,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而且,这样问的人,本身自己有个担心,有个恐惧,有个不确定感,他们应该去待在那种感觉里,而不是着急去问这个问题。去觉察那种感觉,和出现的子人格。


       附上邱祥建老师讲解的贪嗔痴慢疑: 

 

       贪:喜欢,想得到等等;嗔:不喜欢,排斥等等;痴:迷惑,晕晕乎乎,盲信等;慢:骄傲,自恋,容易听不见别人的意见和反馈等等;疑:不信;不正见:不正确的理解和认知等等。


       成长经常要回到原点,工作全都白做了的感觉。这次感觉自己的个案做的甚至不如一年前。但细细地觉察了一下,发现在这种“倒退”中,反而获得了极大的进步。自己第一次学意象对话的时候,就是上的赵燕程老师的初级班,问了四五个问题,老师都没有正面回答,统一的回答都是:“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跟你的感觉在一起你就明白了。”这次上课,仿佛回到了最初,自己问了老师很多问题,都被老师挡回来了,让我去觉察问问题的感觉。然后老师这么做的时候,还是有点生气。但过后后知后觉了,自己问的有些问题,也是一种反应,也是一种抓,如果老师回答的话,自己不去面对自己的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这种抓的模式更加固化。自己的能量就会更加的外耗和内耗。自己失去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机会。很多学员,包括我自己,上了很多课,效果甚微就是因为这个。不断地希望老师给我点什么,自己不做工作,来不面对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去趋乐避苦。这些心法类的东西,需要自己下来不断地去做功课,才能够真正地去慢慢领悟。


意象对话中级班后续督导——子人格深度体验工作坊收获总结

图3

意象对话中级班后续督导——子人格深度体验工作坊收获总结


图4
       接下来我们开始根据前三天晚上的练习找出来的子人格,画子人格图。赵燕程老师系统地讲解了子人格图的画法。如同图3,我们先把所有已经找到的子人格制作了子人格卡片。然后在摆放的时候,有以下的规则。如同图3。(1)不断地回到此时此地。去觉察当下的流变自我是谁。如果卡里已经有的话,就把这个子人格给摆出来。如果卡里没有的话,就把这个没有的子人格也制作成子人格卡片,然后摆出来。(2)并不是当下的流变的自我,但是伴随着当下流变的自我出来的,具有独立生命意志的,对我有很重要影响的一个形象,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子人格,加入子人格图。比如我觉察到当下的我是一个花季少女,但伴随着这个花季少女一起出来的,总是出来一个白衣女鬼。这个白衣女鬼仿佛是和花季少女总是一同出场,并且具有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这个白衣女鬼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子人格加入子人格图。(3)在摆放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从已有的卡片中抽取一张,摆放进已有的子人格矩阵。(4)在摆放的时候,除了要不断觉察当下的我是谁之外,还要注意,当“我”进入已有的子人格矩阵的时候,“我”可以觉察我和其他子人格之间是什么关系,“我”对其他子人格的感受。再分别调出和成为其他子人格,感受其他子人格对我的感受,以此来调整子人格矩阵图中各个子人格的摆放的位置。(5)在摆子人格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类子人格。一个是特别主导,经常出现的子人格。我们可能经常用这些子人格做些反应,或者这些子人格经常出现,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个更要小心注意。特别弱小的,特别不起眼的子人格。甚至,我在画图的时候,我会发现,有一些子人格,我在反复多次画图的时候,总是会把他漏掉或者跳过。这种子人格,所有的老师都强调,往往是幕后黑手,往往是大boss。比如对我自己而言,有一个子人格是煤灰(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形象之一),特别的不起眼,我去体会他的感觉就是小的仿佛不存在,仿佛是透明的,他从你身体穿过,你都仿佛没有感觉。我后来整体看了一下,潜意识把他选为整个子人格图的主导子人格,我发现好多好多的应对子人格,大约有20多个,都是来应对这个煤灰所带给那个当下的“我”的卑微感和不存在感,弱小感。这就是不起眼的子人格反而是大boss。对应着前边的阴影理论。影子的力量总是无限大的,是千方百计的,渴望被看到,被理解,被回应。


意象对话中级班后续督导——子人格深度体验工作坊收获总结
图5

 
       图5是子人格摆好后看图的方法。子人格矩阵图用卡片摆好后,先整体盲看一下。然后画图。要边画图边回观,在看图画图的人是谁。图中没有再加进去。然后看一下子人格图整体的氛围,情绪,色彩,主题。还有整张图的主导子人格。之后开始划分区域。看每个区域的氛围,情绪,色彩,主题,每个区域的主导子人格。在这里赵老师特别强调了一点,往往我们在画图和看图的时候,是用的一个或者几个子人格。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主动调用其他的子人格,再去画图。你会惊奇地发现,视角更大了,所有子人格之间的关系,区域,氛围,情绪,色彩,主体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人问老师,这样做会不会太麻烦。刚开始是会麻烦一点。但画图和整合不是目的,目的是增加自知,增长智慧,帮助我们提升觉察,从而更好地生活。所以每多做一点,自己就会越来越好,最终一切都是合一的,都是相,从而最终达到了无相。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亦是如此。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情结。问题和情结是解决不完的。每个当下都会产生。最终的目的是增加智慧,增长自知和觉察,让我们能够安住于每个当下,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灵活和灵敏,觉察到每个当下流变的自体我。自己在每个当下,就会自动无为自发地知道该怎么做,效果还出奇的好。好的咨询师不告诉你怎么选择,也不怎么给现实的建议,只是帮你增加自知,帮助你越来越能够看清自己,回到自己,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用不同的子人格去看图和画图的过程就像盲人摸象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摸到的大象的不同的部位,认为这就是大象,后来慢慢地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和摸大象,知道了原来的角度并不全面。再后来,盲人能看见了,终于能够从整体上从外在去认识大象了。如果自知再强一点,也能够用心地去体会大象,这又是一层。能够发现大象和我最终原来是合一的又是一层。最终发现全都是“无”又是一层。


      做子人格的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去理解,面对和接纳子人格,而不是想着排斥,恭维,战斗或者想让子人格消失。如同每个人有基本心愿一样,每个子人格,也都有自己的愿。他们也渴望被看到,被理解,被回应。我刚开始看到自己的子人格图的时候,很多东西不能接纳。我甚至跟我的咨询师说:“我的子人格图里没一个好东西,咨询师没忍住噗嗤一下笑了。”当时的不接纳就到了这种程度。我不喜欢的子人格,我就希望他们消失,我就特别着急的去做工作。结果我发现越不接纳,他就如同前文那个逆着转的磨盘一样,越牢固,对你的影响越大。当我们试着放下对抗,放下消灭的意图,去理解他,成为他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前的不接纳,厌恶,变成了一种感激,一种庆幸。你会清晰地发现,这个子人格的存在,对我自己的生命,原来曾经是那么的有意义。每一个子人格,都那么的不容易,都是一份潜意识最宝贵的提醒和馈赠。当真的明白这个子人格的愿的时候,这个子人格或许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或许会消失。但无论如何,一切都建立在接纳面对和理解的基础上。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接纳和理解并不代表允许。这里就有个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的染的问题。内心世界的事件的意义和现实世界是不一样的。比如梦中我们有可能与同性发生性关系。这就是心理世界的东西。他有可能代表的只是我想跟男人或者跟父亲发生一个深度的链接,或者说我的男性自我需要成长。如果我真的把他转换到现实中,认为我是同性恋,去跟男性怎么怎么样的话,那我就大错特错了。越做功课,越能够安住在当下流变的自体我中,自知也就越好,觉察也就越强。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染分的就越清楚。比如心理世界我有一个妖神花千骨的子人格,现实世界我就不能在这个子人格出来的时候去破坏,因为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我应该去觉察花千骨怎么了。刚开始可能还做不到,现实世界和心理世界还是染着分不清,现实中总是破坏设置,付出代价。所以要不断地去做工作。先允许自己后知后觉,也许慢慢地就能变得当下知当下觉甚至先知先觉。


      赵燕程老师的方法,能够把子人格和情结梳理成一个情结树。谁在什么位置,主次等等,朗朗分明。但有的时候原发看明白了,也要回来看继发。有一些子人格虽然是一些应对,但在子人格图上,你会发现,他仿佛有一个非常离奇曲折的故事或者说非常深刻的人生经历。这部分的子人格,往往象征着影响我们比较深的一些情结。我们要慢慢地回来,继续去看这些子人格,体会这些子人格。明白,他们用了这么大的代价,在讲述的这个故事到底在讲什么。


      (邱祥建:原发与继发的关系。从当前看到的入手,不急于深入,即使看到更原发的深层,很多时候也要保持对继发层的觉察。
(1)盯得住原发,可以适当看原发。
(2)盯不住原发,一定要回到继发层来看。
(3)盯得住原发,有时候也需要策略性的回来看继发。
      继发和原发,有时候会需要看几轮,而且一轮往返看几次,又会有几轮,每个人是不确定的。)


      之后,我们每个人讲了自己的子人格图。每个人把自己的图放在前边也拍照到手机发到群里进行讲解。赵燕程老师做点评。轮到我的时候,我说着说着,赵燕程老师提醒我说:“你们发现你说着说着,大家都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不听了么?你觉察下是哪个子人格在讲述。”我觉察了下,自己是一个律师,完全用脑在讲述。然后还变成了一个机器人,没有感情。还有一只考拉,想睡过去,逃避开这个场景。后边还有个子人格,是个学习特别用功的人,特别害怕被否定。被否定的话感觉就是煤灰一样,很卑微,不被看到。后边又连着一个子人格,是白无常,代表那种被忽视到机制的那种空虚的感觉。后边还连接着一个混沌。就这样,在老师的提醒下,看清了自己一连串的子人格反应链。老师还提醒我说:“我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我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应对上了。这样下去,生命的能量会被耗空。”虽然听到这话有点失望,觉得自己的之前的工作都白做了。但后来想想,还是很感激老师的,确实老师敢于说最真实的话,冒着被我攻击的危险去提醒我,真的是挺感激。反正成长的路上经常要“从头再来”,用反了劲也没事,收拾下再来就好了。

 
      课程的最后,我们每个人做了像意象对话深度体验班那样的一对一真诚交流。我每次挺怕这个环节的。因为自己的情结,自己总是无意识地把别人推开。自己也挺难办的。很多人说我文章写得好。但我听了没有丝毫高兴地感觉。只是觉得,我的文章不是我,那我自己呢?只有两个人,真的打动到了我。有一个同学我一坐下,我就感觉到我们之间有种超越这次课程的时间的认识程度地一种连接。我能感觉到我放下了防备,她也放下了防备。她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句:“你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会心的时候,那种感觉,非常的感动和美妙。还有一个同学,跟我反馈,我的文章跟人差距太大。上边通了,心没有通。自己给别人造成了困扰。听到这些话,不知道为什么,很难过,下来之后自己跑到个角落里哭了一会。回来后慢慢地去看,发现还是那个被遗弃的情结。让我不敢跟人亲近,尤其是不敢和男人。自己必须把别人推远点才有安全感。那个同学说的虽然让我比较受伤,但说的是实话。每次情绪特别大的时候,都是一个契机,很好的成长的契机。自己猛然间发现,自己最讨厌父亲的冷漠。但自己好像在变成和父亲一样的人。自己愿意去试着更敞开一点,因为能走上这条路的人,我相信都会明白,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我们能够一直扶持着走下去。


      这次课程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写,比如感谢心海湾的用心,感谢娟姐的大爱和大气,更有赵燕程老师讲的自己和老公的三世情缘的梦。真的很神奇。就像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演的那样。第一世男人帮助女人。第二世女人救赎男人。第三世(这一世)共同成长共修。走向内心的真正完整和完转。没准修过这世,赵燕程老师就真的飞升上神了,哈哈。我也是上过上神课的人,哈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真的是拍的太好了,很值得一看,男女能量男女部分怎么样就进行成长,说的很清楚。最后还想说。最难得就是坚持,坚持下去一定有收获。慢慢地去做,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还是那句话,一遍成长着,一遍觉察着,一边该干啥干啥。成长,不是为了更痛苦,而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好,不是么?

 

作者胡志轩授权发布于心海湾网络平台
 

心海湾公司简介


       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是2010年在深圳市工商行政局注册的专业心理咨询公司,经营范围为婚姻情感心理咨询、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人际障碍、情绪障碍、心身问题、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失眠等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成长小组课程等。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第二届、第三届及第四届副会长单位,连续四年荣获“深圳市优秀公益心理咨询机构”殊荣。
      心海湾推崇“让心理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生活理念,推广、传播意象对话心理学,致力于了解自我、激发潜能、完善自我,促进心灵成长和人格整合,推动个人心智成长及心理咨询师人格成长。公司由著名心理学家朱建军教授、中国心理协会副理事长刘福源教授担任顾问、汇集近20名知名心理专家、资深心理咨询师、国家执业心理咨询师,是一家资深、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服务范围:

1.孕产妇心理咨询:孕产妇心理与情绪调适、婴幼儿早期教养等

2.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咨询: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情绪、压力、学习困难、考试焦虑、厌学、网络成瘾等

3.青年心理咨询:情绪障碍、职业困扰、社交障碍、婚恋困扰、成瘾戒除等

4.中年心理咨询:角色调整、人际关系调适、压力情绪调适、子女教育、婚姻中的问题、性生活不谐等

5.老年心理咨询:角色再适应、衰老、丧偶的心理调节、身心疾病、死亡恐惧等

6.抑郁、强迫、恐惧、疑病、焦虑等症状。

我们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包括:

(2)网络咨询:来访者通过电话、网络(语音、视频)接受咨询师的咨询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农园路15号香榭茗园3栋801

网址:http://www.xhwxl.com/

微信公号:心海湾心理咨询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