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人格的来源(五):角色性的子人格
在不同的人心目中,社会角色的形象也不尽相同。比如,身为教师的后代,经常接触教师,某青年发现他所见到的教师和一般人认为的不一样。他的心中就有一个不同的教师形象,于是他内化时就会有不同。
对社会角色的认同和内化之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过程,不过,它也是和先天的原型有关系的,比如“人格面具”这个原型的存在就可以使一个人很容易内化社会角色,从而很容易适应社会。
相关文章:
1、意象对话与子人格
2、子人格的来源(一):固有的子人格
3、子人格的来源(二):内化的子人格
5、子人格的来源(四):内容性的子人格
6、子人格的来源(五):角色性子人格
本文摘自朱建军《你有几个灵魂——心理咨询中人格意象的分解》
作者简介
导师:朱建军博士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创始人
回归疗法创始人之一
注册系统督导师
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督导专家
中国社工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意象对话学部主任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环境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委会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
1991 年开始,朱建军博士创立意象对话心理疗法,目前意象对话已发展成为国内本土心理疗法里学员最多,应用最广的心理疗法,培养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为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