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去除恐婚水”:揭露全国2亿单身7700万人独居背后的真相

在第六季的《奇葩说》中有一个辩题:恋爱多年我却恐婚,现在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吗?

这一辩题的出现,反应了当下许多人对婚姻的恐惧心态。

与这一辩题相对应的是前段时间公布的这样一组数据:2018年,结婚率创十年新低,全国有超过2亿单身成年人,超过7700万成年人选择独居。


依稀记得,十几年前流行的一部电视剧《粉红女郎》,里面有一位角色:“结婚狂”,这个角色反应了当时很多未婚女性的心态:恨嫁。

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适婚女性对婚姻的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已经从恨嫁,转变到不婚,甚至是恐婚。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变化呢?


一、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想结婚、甚至恐婚?


1、经济至上的时代,人变得“物化”了

在网上看到一位女性网友的留言:

“现在女性开始觉醒,但有些男人还活在大清朝,妄想着女性既要有赚钱能力又能三从四德。

醒醒吧,老娘钱自己赚、活自己干、东西自己买,还要弄个太爷伺候,姑娘们现在都清醒着呢!”

这段话反应了现在很大一部分女性对待婚恋的心态,说得好像也很有道理。

但你是否感觉到哪里不对,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吗?

这段对话背后其实反应了一种现象——“物化”。

所谓的“物化”是指,只看重一个人所提供的功能,如有房有车、貌美肤白腿长等,而忽略背后这个人是怎样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连接。

特别是在相亲市场,更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

“连房都没有,也敢来相亲?”

“必须是党员,还得是名校毕业,否则免谈!”

......

这些言论让人听了心里发寒。有些人害怕自己沦为明码标价交易的对象,或是经过利益权衡之后,觉得婚姻是把赔本买卖,于是就不愿意走入婚姻,或是对婚姻有了恐惧。


2、太多负面信息的刺激,让人对婚姻产生负面的预期


曾有多个自媒体对人们不想结婚或是恐婚的原因做了征集,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对父母的婚姻感到失望,从而对婚姻失去了信心;

身边结婚的人没有几个过得幸福的,大部分都是凑合着过日子,离婚的也不在少数;

出轨、家暴、互撕的信息太多了,对婚姻没信心了;

有网友说:“原本以为婚姻会为我遮风挡雨,未曾想到余生的风雨都是它带来的。”

既然如此,惹不起,我躲得起。


3、不相信自己可以遇见对的那个他

在一些人内心里,其实对婚姻还是很渴望的,但她不相信自己会遇上那个对的人。

如果遇不到那个对的人,那就意味着要和一个不适合的人结婚,那结局太可怕了。所以,不由自主地,对婚姻有了恐惧。

例如,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是一名歌手,对艺术很有追求,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灵性的提升。

她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在外地演出,所以35岁了依然单身。多年在外漂泊的生活,让她很渴望有个家,但她所处的圈子又让她对婚姻有很深的恐惧。

这么多年来,她见过太多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乱搞男女关系,或是利用自己的美色上位的事情,她对此极为厌恶。同时,她很困惑:“难道现代人都这样吗?”

其实,有很多人也是像她那样,不是不渴望婚姻,只是自己的经历,让她不敢相信还能遇见那个对的他,于是,便对婚姻产生了恐惧。

以上三个原因,是人们恐婚的主要原因。但这三个原因都只是表象,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有着更深层的恐惧。

二、恐婚,恐惧的是什么?


1、被改变的恐惧:婚前每天随便浪,婚后每天像打仗


在结婚之前,两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自在,想干嘛就干嘛,不用去顾及别人的情绪。但是结婚后,这种状态就被改变了.......

两个人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争吵,比如洗碗。

男方觉得,刚吃完饭,先把碗泡着晚点再洗,不要破坏满足感;而女方觉得,吃完饭,把碗顺手一洗,就几分钟的事,为什么要拖?而且经常一拖就拖到明天了。

当进入婚姻后,两个人不可避免地,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恋,而进行权力斗争(由谁说了算)。

自恋,简单地说就是:“我是好的,我是对的,由我说了算”

越是自恋的人,越不愿意改变自己,不愿为对方而妥协。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看似男才女貌的神仙眷侣,最后草草收场的原因。

除了为两人因生活习惯不同而争吵之外,当两个人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变化就更大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婚前每天随便浪,婚后每天像打仗;婚前天天等着男人哄,婚后天天追着孩子哄。”

婚后生活的剧变,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挑战。对被改变的恐惧,让很多人就不愿意迈出自己的舒适区。


2、对丧失机会成本的恐惧:这是我最好的选择吗?


我认识的一位女士Tina,她和先生结婚八年了,她自己做着一些生意,收入还算不错。先生是公务员,是部门里的二把手。两人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照理说,这样的生活已经让很多人羡慕了,但Tina却说,嫁给这样的老公,她亏大了。

原来,在她和先生结婚前,有一个做生意的小伙一直苦苦地追求她,但她一直没答应,而是选择了现在的老公。

但现在那位小伙身家已经有大几千万了,而自己的老公还是每个月领着那些死工资,且短期内看不到升职加薪的可能。

所以,她觉得自己亏大了,加上对老公有很多的欲求不满,Tina经常毫不顾忌地说,他老公不会赚钱,这样的老公有什么用这样的话。

而她老公通常会默默地忍受,经常自己一个人抽烟、喝酒,他们两个现在已经分床睡了。

当激情褪去,当初对婚姻的期待破灭时,一个人难免会想,要是我当初做了另一个选择,或许现在的生活就会完全不一样。

而当一个人准备进入婚姻时,她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个人是我最好的选择吗?我为了他,放弃了其他的选择值得吗?要是婚后遇到了更好的怎么办?”

对未来的不确定,对丧失机会成本的恐惧,让很多人在婚姻面前裹足不前。

恐婚心理分析


3、不被接纳的恐惧:有缺点的我,还会有人爱吗?


李敖和胡因梦曾有过一段婚姻,但只持续了115天,就草草收场了。后来提及离婚原因,李敖当着记者的面说: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有一天我无意推开没有反锁的卫生间,见蹲在马桶上的她因为便秘满脸憋得通红,实在太不堪了。”

而胡因梦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同一个屋檐下,既没有伟人,也没有美人。

当人们在恋爱的时候,都是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如:温柔、有耐心、善解人意等。但当真正进入婚姻时,事情就都不一样了。

随着进入婚姻,双方的面具和伪装都放下,很多在恋爱时,没有暴露的缺点都会一一出现。

所以, 当人们准备进入婚姻时,会隐隐地感觉到一种恐惧和疑虑:进入婚姻后,我身上的坏,身上的不完美,会得到完全的接纳吗?”

被看见、被接纳是每个人内心底的渴望,但同时人们又害怕自己不被接纳,或是接纳不了对方。

这也是很多人把人“物化”的原因,物化了让人感觉更好控制,失去时,也不会那么受伤。

大部分的人是因为爱而走进婚姻,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都渴望得到幸福。心理学家弗兰克说:“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

但是,因为恐惧让很多人无法投入地去爱,也阻碍了自己获得幸福。只有克服了这些恐惧,一个人才会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三、如何让自己不恐婚?


其实,人们真正恐惧的不是婚姻这样的形式,而是恐惧不被爱、恐惧被抛弃。而恐婚的本质是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

而对于上面所说的三种恐惧:被改变、被束缚、不被接纳,说到底,其真正的根源在于,没有体验过真正的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

那爱是什么?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武志红说,爱是看见、容纳和连接。

当你体验到,是因为你这个人而被爱时,你就会有深深的满足感,就不会害怕被改变、被束缚。

它们变成一种自发的行动。你自发地想要去改变自己,自发地想要信守你和他的承诺,自发地想为你们的关系承担责任。

当你能够真正地接纳了自己,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就不会有不被接纳或被抛弃的恐惧。

那要如何做到这些呢?

首先,你需要爱自己、与自己亲密

一个能爱自己、与自己亲密的人,才能够爱别人,与别人亲密。

这是一个漫长的自我成长的历程,你需要看见自己的感受、行为、情绪和信念,了解自己的个人历史,自己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自己的需要是什么,以及什么样的伴侣是适合自己的。

武志红说,觉知是最大的容器。

当你能看到它们,能够容纳它们,也就与自己有了深深的连接,这时,对自己的爱就发生了。

其次,你需要帮助对方来看见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你不能期待对方想当然地按照你的方式看世界。

所以,你需要告诉他,你的想法、感受和情绪是什么样的。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沟通方式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一次,在对女朋友发火后,我感到很内疚。在双方的情绪都平息后,我主动找她沟通:

“我当时发那么大的火,是因为当你在说我的时候,让我想起了我妈小时候不停地指责我,我过去那种痛苦的感受被唤起了。我不知道该怎样让痛苦停止,情急之下,我只能用吼的方式,就像小时候我和妈吵架一样。”

当我这么说的时候,让她看到我发火的原因,也是在帮助她更好地理解我。

当然,当她有情绪时,我也会鼓励她这样子说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彼此看见、理解和接纳。

第三,你需要适时地袒露自己的脆弱

上面的一番自我表露,其实也是在袒露自己的脆弱,在亲密关系中,袒露脆弱是两个人连接的信号。它意味着,对对方表示信任和敞开,每次在袒露脆弱后,彼此间的距离也会近了很多。

所以,适时的袒露自己,即能够让别人了解更真实的自己也能让自己对自己更加了解。


四、在关系中增加亲密感的秘诀


第一个诀窍是:在日常生活中,制造一种”我和你在一起“的感觉

在亲密关系中, 人们都渴望被自己的另一半看见。而看见不仅仅是用眼睛,很多时候,你是需要用耳朵去“看见”。

比如,妻子跟丈夫说:“晚上我做了一个噩梦。”这时,妻子是很希望先生可以“看见”她的。

如果丈夫说:“不就是梦吗,有什么好说的。” 这时,先生的拒绝会让妻子很受伤,感觉自己不受重视。

她可能会用生气的方式让另一半注意自己,或者是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再也不跟另一半说了,于是,两个人的连接就越来越弱了,甚至彻底中断。

而如果先生说:“什么梦啊,说给我听听?” 这时,他就接受了妻子的邀请,由此两个人的情感连接就产生了。

日常生活中,每一次积极的情感性回应,都会增加伴侣之间的情感连接,都是在告诉对方:我和你在一起。相反,每一次错失回应或者拒绝回应,都是在破坏两个人的情感连接。

在关系中增加亲密感的第二个诀窍:强化共同记忆

还有一次,我和女朋友吵完后,她一怒之下,当天就坐飞机回老家,留我一个人在家里呆着。

刚开始,我还有种重获自由的感觉。但接下来的几天,我就撑不住了,因为家里到处都是我们两个人共同生活过的气息,经常让我触景生情,我对她的想念也越发地强烈。

我不行了,拼命地打电话认错,好说歹说,终于把她请回来了。

两个人共同的回忆,就像是一道传送门,把你送到你们曾经的温馨里,感情的火种也因此可以继续燃烧。

所以,如果你们因为一些事情而吵架,在冷静之后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你们当初怎么选择了在一起?”

“对方做过什么打动你的事?”

“什么时候,是你们最快乐的时候?”

再有矛盾的伴侣,只要回忆起他们的共同经历和当初的感动,都会产生一种柔软的感觉,不再彼此抱怨,不再执着于谁是谁非。

在平时,你也可以和伴侣一起翻翻老照片、听听老歌、看曾经一起看过的电影、一起回忆过去经历的那些难忘的事......让曾经的温馨和感动在你们的心中继续。

在关系中增加亲密感的第三个诀窍:向对方表达认可和感激


恩爱的伴侣经常会表达对彼此的认可和感激。

比如妻子帮丈夫收拾衣服,丈夫会在旁边说:“老婆,辛苦了!谢谢你把我照顾得这么好。”

而丈夫加班回来晚了,妻子也会说:“老公辛苦啦!为了这个家忙到这么晚。”

而不恩爱的伴侣,就只有对彼此的抱怨和轻视,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比较多,对方付出得比较少。心理学家李雪说:“付出感,是关系的最大杀手”!

所以,在关系中不要有付出感,确保所有付出都是自发、自愿。

更重要的是,既使是老夫老妻,也不要把对方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经常向对方表达你的认可和感激,不仅在是表达我看见了你的付出,同时,也在表达一个信息:“你是我最重要的人”。



转自公众号:内在探险家,作者:林宗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