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漫谈|面子与自尊

中国心理学漫谈|面子与自尊

 

作者:朱建军;来源:微信公众号:内明网校;ID:neimingwangxiao

 

今天呢,我想聊一个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就是——要面子。这现象我们大家能举出一堆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会看到中国人的攀比啊,有的人攀比车好还是车坏,衣服是不是名牌?有的会攀比说,你们家儿子上了大学,我们家上的是985,然后他们家是上的北大清华,这些都是为了面子。



 

其实不光是现代的中国人要面子,古代的中国人也是一样,很要面子。在隋朝的时候,好像国家比较富,然后他们就会在外国人面前去很要面子。因为隋朝的时候也有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会跑过来嘛,然后就会给他们特别优待的待遇。

 

甚至据说是给大树上都缠上锦缎,在路边用丝绸和锦拉成帐子,好让人家知道我们中华是多么的富有。实际上这种行为当然是很傻啊,很形式主义,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

 

反过来就是不给一个人面子,也就是当一个人想做出一些事情,给自己挣一些面子的时候,如果别人去打破了他这个行为,让他没有机会去显示他的面子,这也是非常伤人的一件事情,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愤怒。

 

中国人逼别人喝酒的时候,就有一句话说,“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那另一方呢,就很有压力,对不对?因为你不给对方的面子,这是一个会让对方很愤怒的。虽然全世界的人都有类似的行为,但是在这方面呢,显然中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表现的要明显得多。

 

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就是它是不是中国文化的某些特殊性,导致了中国人格外的要面子呢?

 

我就看一些更古老的古籍,比如先秦的一些文献,一些史书,你会发现有另一个跟要面子相似,但是又不完全相同的一个行为,就是中国人特别注重自己的自尊。

 

都知道那个嗟来之食的故事,就是在饥荒年间,有一个人在街上拿了一些吃的,然后去赠送给那些没有饭吃的人。这时候呢,他看到有一个人好像饿得已经都快走不动路了。于是呢,他就去喊说:“嗟,来之食。”翻译成现代语就是,“诶,过来吃。”不过那个人就觉得很愤怒,就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的,我宁肯饿死,我也不吃这种嗟来之食。”

 

再有一个故事,就是两桃杀三士的故事。就是三个勇士都很厉害,有一次呢,有个阴谋家跟一个国王说,说我可以用两只桃子,就把他们整死。于是,就弄了两只很大的桃子,让国王赐给他们,然后说,“你们谁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功劳,你们就可以拿过去吃。”

 

结果其中有一个人就说出来了自己的一个很大的功劳,然后拿了一个桃子吃了;然后第二个人呢,也说出自己有很大的功劳,然后拿出第二个桃子吃了;第三个人这时候,说我的功劳是什么什么……说完了以后呢,那两个人听了就有点惭愧,因为他的功劳比前两个人的更大,但是桃子已经没有了。那前两个人就说,我们没有足够大的功劳却吃了桃子,真是太羞耻了,我们为了表示自己是这种不知羞耻的人,我们就要自杀,雪耻,于是这两个人就自杀了。这第三个人看到那两个人自杀了,说,“哎!我为了一个桃子逼死了他们俩,这个太可耻了。”于是他也就自杀了。

 

我们在先秦的故事中能看到很多这种故事,这种故事在我看来,这不是要面子,这是自尊心过强。虽然自尊心过强也是挺害人的,但是它是自尊而不是面子。所以毛泽东就曾经写文章去赞扬朱自清,说他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人的嗟来之食,是那个美国援助的面粉,并不是表扬他爱面子,而是表扬他有自尊。

 

我看《红楼梦》里边记得一个细节,就是刘姥姥跑到大观园来走亲戚。其实是想得到点利益,因为刘姥姥家很穷,到了这个大观园之后,当然大观园有的是钱啊,于是呢,也的确给了她一些各式各样的利益。

 

这里边有个小细节,就是平儿送给刘姥姥了一些旧衣服,她里边就特地讲了一下,说这个衣服呢虽然是二手的,但是也还没怎么穿。姥姥您如果不嫌弃的话,你就拿去穿。看到这个小细节的时候,我就产生了一点点感动,我就发现平儿有一个好处哈,她不欺负这些穷人,给人家好处的时候,她还非常注意尊重对方。

 

那这种尊重和面子,要自尊和要面子,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呢?

 

 

我觉得在心理学上来说,尊重是一个人去维护自己的自我的一个基本行为。是人从动物里边脱出来,就是走出动物界,进入人的世界的一个标志。动物是无所谓尊重的,对吧。就是我能得到吃的,我能得到配偶,那就很开心,我能得到地盘,那就更好了。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尊重不尊重的,就不想这些事情。

 

当进化成人,人他不仅仅关注自己的肉体生活,也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之后他就有了对自尊的需求。因为人超越了动物界之后,他就有一个精神的自我,然后他就会很在意这个精神自我,很在意自己的精神品质,自己的那些好的精神品质他会感到自豪,那么在这种时候呢,他也特别怕自己的品质上的那些优点被损害。

 

比如“两桃杀三士”里面那三个士,为什么感到非常羞耻以至于自杀呢?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不应该贪功,我不应该吹牛,我不应该要自己不配要的东西。自己的这种精神品质有一种追求,然后当这个精神品质被损害的时候,他就会感到伤了自尊,很羞耻,这个是要自尊。

 

那什么是要面子呢?

 

要面子实际上就是面子上的东西嘛,就是一些表面上的,能被别人看到的一种优越。有面子并不需要你的精神品质真的多么伟大,甚至不需要你的精神品质真的是健康的,你甚至可以说你是一个很卑鄙的人,你是一个内心很龌龊的人。但是呢,只要有某些条件,只要你有钱,只要你有权利,只要你有地位,只要你能够跟某些名流搭上,或者你的家是有身份的家庭,你都可以有面子,哪怕你自己很差。

 

可以说一句比较伤很多人的话,就是那些特别要面子的人,往往他是在自尊这个层面呢,没有那么强了,没有那么多令自己非常骄傲的真正优秀的自我品质,于是呢,他就补偿性的有一个需求,他需要用一些财富啊,地位啊……这些东西来给自己挣面子。这是一种心理补偿,通过这种补偿,他就仿佛感觉自己有自尊一样,实际上他并不会得到真正的自尊,他得到的是一种面子而已,一种虚的东西。

 



 

简单的说,就是自尊给我们带来的是光荣,而面子给我们带来的是虚荣。面子是别人给的,当别人去很把你当回事儿,捧着你,哄着你,你就会有面子。而自尊不是别人能给的,那一定是你自己真的能够感受到自己的那种优秀品质,你才能有自尊。别人给不了你,不需要让别人给你。

 

中国文化我觉得在早期哈,那种追求自尊为什么感觉有点偏激?有时候可能为一个很小的事把命都丢了,只是为了获得点自尊。

 

那是因为在早期呢,等于我们刚刚有了精神的自我,精神的自我还比较脆弱,所以需要刻意的去好好保护,所以会出现那种情况,那也是一个偏差。但是虽然这么说,古代还是比现代强多了。因为随着中国文化到后边呢,渐渐的有点走下坡路,中国人的这种内在的自尊越来越少。

 

特别是这个宋代灭亡,被蒙古人统治,然后明代灭亡,被清朝统治,这种时候民族的那种自尊的受挫很厉害,你真的很有自尊,你都活不下来,他们就渐渐的开始变得没那么自尊了。就像鲁迅说的似的哈,说满清政府杀尽了中国人的廉耻,使得中国人变得奴性了。深圳心理咨询师

 

这种时候呢,作为一种补偿,作为一种补偿心理,要面子的这种现象也就愈演愈烈。所以要面子这个事情,它其实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创伤的产物,是一个病理性的症状,中国人原来的自尊心被扭曲之后,然后转化出来的一个症状。所以我们如果太要面子,追逐那种虚荣,其实是很不健康的。

 

但是反过来,我们不要面子,我们破罐破摔、摆烂,这个也并不是更健康。更健康的方式应该是找到我们内在的真正的自尊。像清末的一些烈士啊,抗日战争的时候的一些烈士一样,不去屈从于那些侵略者,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种说法既适合汉族,也适合一切少数民族,国内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让自己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而骄傲,才是最有自尊的事情,是最美好也是最令人满足和欣慰的事情。深圳心理咨询

 

 

【 朱建军 】: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意象对话心理治疗创始人、回归疗法联合创始人;中国社会心理协会环境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工联心理健康工作委意象对话学部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文化心理学组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

主要心理学著作有《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你有几个灵魂》、《释梦:理论与实践》、《心灵的年轮》、《中国的心理与文化》、《回家 越走越快乐:回归疗法入门》等三十多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内明网校(ID:neimingwangxiao)每日分享一段语音,用语音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让生活有温度。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