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研究方法以及交流和评价体系

【摘要】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体系中,研究方法应包含内证的方法,也就是建立以个人内心心理体验为素材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论。交流渠道上应发展网络等新渠道,论文文体上也不应受限于现在西方心理学的论文文体。在对成果和研究者进行评价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体系中的标准也应不限于把创新性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可以把“所达到的心理境界”作为一个新的标准。

 

 
关键词:内证、交流模式、论文文体、评价的境界标准

 

一、心理研究方法
 

 

当我们对心理的基本设定,不同于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设定,那么我们在方法上也必须有所不同。
 

 

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设定当然也并非单一的,但是其主流基本上是把心理看作是动物的大脑活动产物。因此其主流方法建立在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基础上,不论细节多么复杂,归根结底所做的,是观察以及用理性来整理观察所得到的素材。
 

 

而他们所观察的心理素材,是那些可以在外部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行为,是外部可观察的。言语报告,也是我们可以在外部客观观察和记录的。因为这些都是在外部,可以被不同的人共同看到的客观的素材,客观性带来了基本的可信性。在这个基本的可信性的基础上,可以用统计等方法来整理素材并验证理论假设。
 

 

在中国文化背景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中,当然也承认这是心理的一个侧面。所以,这些客观实证的方法当然也是应有的一种方法,但是中国心理学不会仅仅如此设定心理也不会仅仅使用这个方法。
 

 

不论是中国文化中的那个分支,都不会把心理仅仅看作是大脑的一种产物,而会认为心理是一种原发的、本源性的存在。而在方法上,中国自古以来,了解心理的方式也一直不是用“客观实证”的方式为主,而是以内在体验的方式为主,这种方式或可以称之为“体证 ”或“内证”。“客观实证”和“体证”,都是用理性来整理经验素材,只不过他们一个是以外在客观经验为基础,另一个是以内在的经验为基础。从理性的角度看,他们应该是等价的。
 

 

以内在的体验为基础,有一个益处是客观实证方法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更适合研究“少见的心理经验”。实证的心理学中,“概率在百分之五,或百分之一之下”的事件被默认不存在,所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都只是多数人的普遍心理现象。那么对于少数人通过修练,获得的特别的心理经验,就没有办法给出研究结论。比如,“打通小周天”的心理经验,就不可能在实验室中,对两组随机抽样的人进行研究而获得,也不大可能用问卷法来获得。有些类别的心理经验,每个人都有所不同,那么也不可能通过统计得出结论。
 

 

因此,中国背景下的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研究中,我们就需要建立“内证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果一个人所陈述的内在心理经验对于其他人不可见,我们如何保证其可信度?如果别人不可见,不同的人所陈述的类似经验,如何归类或者对比?如果体验者深深地感到,他的体验是“不可说”的,有什么办法对他的不可说体验进行研究?以及如何对这些内在经验的素材进行逻辑思考?这些在现有的西方心理学中,都并没有很完善的具体科学方法。
 

 

在这些方法论上,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思考、讨论并建立方法论的共识。
 

 

二、交流方式
 

 

现代的科学,包括心理学,已经为研究者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交流模式。
 

 

这个模式的最核心的渠道就是“学术期刊”,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写成论文并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而为同行所知。
 

 

除此之外,学术专著也是发表研究成果的方式。
 

 

第三种方式就是在学术会议上,用会议论文和发言的方式来进行交流。
 

 

学术论文,已经形成了写作的规范,对如何写作有极为严格和刻板的要求。几乎可以说,大多数学术论文都是按照几个模板来写作的。即使是格式的细枝末节,都需要严格按照模板来处理。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更有效率地、更少误解地交流,但缺点是论文的个性被彻底抹杀。论文写作越来越“八股化”。还有,论文所用的语言虽然并不是固定的,但是用英文所写作的论文,被默认比用中文写作的论文更加有价值。深圳心理咨询专家
 

 

这种交流方式,对中国文化背景的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是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的。
 

 

首先,学术期刊本来是渠道,但是却占据了学术评价的权利。学术期刊的编辑有权利决定哪些论文可以发表,那些编辑不认可的论文作者就失去了表达自己的机会。高等级的学术期刊,实际上占据了极大的学术评价权。不论他的论文是不是有价值,只要是在高等级学术期刊发表了,这个作者也就在学术界获得了声望和地位。
 

 

英文学术期刊地位更高,英文的论文被默认更有价值,所以中国文化背景的论文,天然就会处在一个边缘性的地位。
 

 

现有的论文写作模式,本身建立在实证方法论的基础上,所以也不适合其它方法进行研究的论文。现有的论文写作模式需要绝对的理性思考,而几乎不给感性、具身性、叙事性的认知表达的权利。这也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论文写作需要。
 

 

因此,我们也许需要重新审视论文或其它交流形式,建立新的(并非全新,现有的还要保留)交流模式。
 

 

除了用现有的期刊作为渠道之外,可以建立其他渠道。也许在当前比较适合的方式,是在网络上建立开放性的论文发表网站。这样,有更多的论文可以自由地发表,而不需要让编辑预先决定哪些被发表。这样,不符合编辑理念的论文,也可以有机会发表出来。论文还可以开放“评论”功能,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讨论和论争。不同的论文,可以用主题相互连接,这样阅读者也更容易在某个主题上看到所有的相关文章和评论。
 

 

中国背景下的论文写作形式或格式也可以有所变化,也许我们可以有“语录体”、“格言体”、“公案体”,或者“故事体”的写作。也许可以只有心理经验素材的呈现,而不需要作者有他自己的理论和思想。也可以有录音、录像材料形式的学术成果发表。
 

 

术语的统一,对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研究中,因涉及的主观心理经验比较多。各个研究者对这些心理经验的命名各自不同,所以比较容易带来术语的混乱。因此,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研究中,各个不同流派的研究者们应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模式,定期进行学术术语的整合工作。这样才能让交流顺畅地进行下去,而不出现互相言语不通的困境。术语整合的过程,也同时是学术交流的过程,可以帮助不同研究者获得互相的理解。这个工作,可以成为学术团体(比如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的常规工作。深圳心理咨询机构
 

意象对话创始人、心海湾心理督导专家朱建军教授

三、评价体系
 

 

现有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论文发表为标尺。论文发表所在的期刊级别高,论文的引用率高,就可以看作是好的论文。发表的论文多且好,就可以看作是好的作者。
 

 

学术著作的出版,和论文相比,都是更为次要的评价标尺。如果写成“普及性”的体裁,那么其学术价值更是几乎完全得不到认可。
 

 

而同行对某个学术成果或某学者的主观评估,在现在评价体系中作用很小。
 

 

这种评价方式,看起来比较的“客观”,因此在职称评定等事功的方面比较通用。
 

 

但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存在很严重的不足,并不能准确地展现一个成果的价值以及一个作者的水平。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研究,有很多用的可能会是“内证”的方法,那么就难以有一个像“实证研究”那么客观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期刊也并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发表渠道,那么以期刊的级别作为论文的评价标准,就不是那么实用。一个更合理的评价体系,也许需要我们共同建立。
 

 

我们将建立的评价标准,也许更多地要以同行的主观评价为评价标准。受到更多人认可的成果可以看作是好的成果,另外或许,同行中公认更为优秀的那些学者所给出的评价,可以有更高的权重。这也就是说我们会形成一种“推举”的评价模式。这种模式,也许更容易借助网络的技术而实现。深圳心理咨询中心
 

 

还有一点,西方学术评价的标准,最重视的是创新性。一个研究成果,必须要多多少少有一些新的、以前没有过的内容,才有其存在价值。这种评价标准带来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并无实际创新的论文,也要伪装成有所创新的样子。这也会使得研究者“无意识地”使用不同的术语来表达与别人相同的心理内容,靠术语的不同营造创新的表象。而这会干扰交流,并且造成理论上的一些混乱。
 

 

西方学术以创新性为核心,也许是大航海时代精神的一种遗留。物理世界中,航海者到达了一个新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可以归属于他所在的国家,并且可以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术研究的理念世界中,有人有了新的发现,也是一样的待遇。
 

 

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也许并不认可这样一个前提。中国文化中,认为世界的究竟原理可能是早已被发现了的。儒家的圣人、道家的真人和佛教的佛菩萨,都已经在究竟层面发现和领悟了“真理”。而我们所有的研究,反而都还达不到这个真理的“山顶”。因此,并没有什么“从未被发现”的新领域,可以让我们去“发现”。(以中国的视角看,哥伦布也并没有发现新大陆,美洲大陆早已有印第安人居住了)。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学评价标准,创新依旧可以成为一个标准,但是创新并不是究竟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对旧的“道”的新的阐述、新的表达或新的应用。
 

朱建军 | 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研究方法以及交流和评价体系


除了创新之外,还有一个标准,可能就是“境界”标准。

 


所谓境界标准,就是评价一个研究者,要看他对心理之“道”的领悟到了什么境界,文明不要求他说出什么“从没有人知道的”内容,而只要求他对某些心理之“道”有足够好的领悟。这种领悟不仅仅是逻辑思维中的理解,还有包括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全身心的领悟。我们评价一个成果,要看这个成果中对心理之“道”的运用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准和境界。我们不用要求它一定是新的,只要它是好的就可以。这个成果能够真的有益于当今时代的人,能促进当代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完善就可以。对这个目标越有用,那就是越好的成果。深圳心理咨询专家
 

 

以上是我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体系中,心理学研究方法、交流和评价方法这个部分,所进行的一些思考。粗陋之处,尚望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主要参考文献
 

朱诗韬,从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审视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 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
 

彭彦琴胡红云,佛教禅定: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心理学探新,2011,31(4)

意象对话创始人,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督导专家朱建军教授

作者:

朱建军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

心理咨询与治疗师

意象对话疗法唯一创始人

回归疗法创始人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创办人

华东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督导专家

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专家顾问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



从业简历:

1986年起,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西南七校、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是我国文革后第一批心理咨询工作者;

198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心理系人格心理学方向硕士学位;

1988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犯罪心理学教研室工作;

1990年,创立意象对话心理疗法;

1993年,师从于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曾性初先生;

1996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心理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学位;

2001年,创办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任系主任。

2013年,创立回归疗法。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