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僵硬的微笑背后,
他们疲惫地面对着压抑的自我,
失措地对抗着越演越烈的抑郁情绪。
在平等关系中的你,
才有力气更好地维护一段和谐的人际关系。
微笑抑郁症
她感到悲伤,却一直在笑
英国东米德兰兹的诺丁汉郡的16岁少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6月19号清晨,Maisie和往常一样,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着妈妈做着上班前的准备。就在妈妈刚时,Maisie还探出头,对着妈妈大喊了一句“再见”。
下午,Maisie外出一直未归,第二天凌晨,警察在她家附近的森林中,找到了她的尸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调查,警方确认Maisie生前患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症,而这正是她自杀的原因。
Maisie的家人和朋友,对这一调查结论,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在周围所有人眼中,Maisie是个开朗活泼的姑娘,学习不用父母操心,笑起来没心没肺,她那么开朗活泼,与人为善,怎么可能患有抑郁症呢?
有的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他们只是以“乐观”的这层面具来掩盖着自己。
这种现象,被称为“微笑抑郁”。
她的笑,是沉重的武装
更是瞄准自己的武器
和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郁”的患者并不是每天瘫软在床上,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反而,他们可能看似拥有比普通人更好的社会功能。
如此大的隐蔽性,导致周围的人无法第一时间发现,会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Maisie去世之后,姐姐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I’m fine”(我很好),让人想起她一如既往的明媚笑靥。
但当姐姐不经意间将它倒过来时,这纸条上的字竟然变成了:“help me”(救救我)。
这或许是在某个无助的夜里,她小心翼翼发出的求救信息。
可惜,被微笑的武装背得太久,以至于大家都觉得微笑的人不会痛苦地哭泣,因此错过了帮助她的时机。
而更可怕的是,微笑不仅仅是这些患者的武装,也是他们瞄准自己的武器。
当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层微笑的面纱,内心的痛苦只能在深深的笼罩下,无处排解。
“微笑”过后会是更深的孤独和抑郁,而“微笑抑郁”患者只能继续笑着,无法逃离。
最后,很多患者只能像Maisie一样,带着这幅微笑的面具,背着沉重压抑的情绪,离开了这里。
抑郁的喜剧演员
躲不过微笑的潜规则
为何他们明明深陷抑郁,却选择微笑来示人呢?他们不累么?当然累。
不仅累,还痛苦、压抑、失落、沮丧、无助、疲惫、抑郁、绝望......
但他们早已深陷“微笑的潜规则”中,习惯了隐藏抑郁,扮演着一个个让人喜欢的喜剧演员。
(1)伪装的笑,“可爱”;真实的抑郁,“可耻”?
有研究显示,喜剧演员更容易体验快乐感觉的下降,更容易出现精神病的症状,如更容易患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
喜剧大师卓别林、以“憨豆先生”形象走红全球的英国喜剧演员罗温·艾金森,以及好莱坞喜剧明星金·凯瑞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对于喜剧演员来说,习惯了在人们面前表演欢乐,总是给人们带去欢乐,如果承认自己有“抑郁”情绪,也许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软弱/可耻”的表现。
只有“让人快乐”,别人才会喜欢自己,而“抑郁”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能被大家接受和喜爱的。
因此当悲伤来袭,他们往往无法表达真实的情感。干脆完整地压抑所有的不开心,带着笑容,走向心底更深的绝望。
(2)不断讨好:友善的我,才会被喜欢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对于很多微笑抑郁患者来说,在关系模式上,他们可能会有更多“讨好”别人的部分。
我有一位抑郁的来访者,她告诉我,她从来不会对人说“不”,即使是别人让她去做她不愿意做的事,她情愿自己忍受不舒服的感受,也不会去拒绝别人。这个可怜的孩子相信,只有努力表现出友善的一面,别人才会喜欢自己。
对于大部分人,当我们有一些需求时,跟别人沟通,是能够让需求得到满足或者缓解的;当我们与人发生冲突时,如果可以直接表达愤怒和不满,消极的情绪将会消解到一大半。
但是对于“微笑抑郁”患者来说,直接表达负面情绪和真实需求是很难的。
因为他们担心表达了愤怒之后,会破坏关系,会导致别人不再爱自己;他们怕表达了自己真实的需求,会导致别人觉得自己麻烦。
对他们而言,笑着掩藏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真实需求,或许能更加“被爱”。
但实际上,他们的“友善”,已经严重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在面带微笑的讨好中,他们抑郁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3)我们曾经不笑过,但没人看到
当一个孩子出生以后,Ta对待外界的方式是好奇的、探索式的。
当在探索的过程中受到挫折,孩子会试图回到安全基地(妈妈的身边)去寻求安慰。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妈妈的角色是缺失的,或者妈妈对于孩子寻求安慰的行为是责备的,那么孩子更可能在受挫之后压抑自己的情绪,变得不愿意去表达,也不善于表达情绪。
也许对于微笑抑郁症的患者来说,曾经在表达了真实的情绪后,得到的是淡漠或负面的反馈,渐渐地,他们会认为没有人在意自己。
与其暴露了自己的弱点而受到伤害,不如将自己包裹起来,不让别人看到真实的自己。
而微笑,则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的保护自己的方式罢了。
若你不是真正地快乐
请卸下微笑的保护色
“微笑抑郁”患者往往不易被察觉,也不愿主动求助,所以往往比其他抑郁患者而言,更容易越走越深,陷入深渊。
“若你不是真正地快乐,也请你卸下微笑的保护色”——这是每个“微笑抑郁”患者,走出抑郁的开始。
(1)哭泣和抑郁,并不是羞耻的事情
“抑郁”从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它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只是一场生病。
任何情绪都是合理,它只是一种反应,提醒着我们一些需要关注的事情。
用微笑来压抑负面情绪,让内心的情绪无法发泄,久而久之只会更加糟糕。所以,找个值得信任的人,跟ta表达你的情绪,暴露你的脆弱,或许能理清一些思路,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和帮助。
(2)不讨好,才是健康关系的开始
某些负面情绪,例如愤怒,有时候,是比微笑更好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因为它会让人知道你的边界和底线在哪里。
而表达真实的需求,也是一种人与人之前正常不过的沟通罢了,在沟通中,我们能更加了解对方,达到一个平等合作的结果。
但若我们带着微笑的面具,通过讨好获得的关系,即使获得了,也是无法长久维系的。因为这种关系本质是不平等的。
而压抑的情绪和需求并不会消失,如果不处理的话这些情绪会越积越多,直到最终的崩溃和爆发。
外表阳光灿烂,虽然讨人喜欢,但在僵硬的微笑背后,他们疲惫地面对着压抑的自我,失措地对抗着越演越烈的抑郁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意别人的感受,会担心别人不再喜欢自己,因此羞于表达自己的不开心和需求。满满的悲伤无法言说,只能无助地在夜里暗自哭泣,然后在每个白天继续笑着。
但其实,在爱你的人眼里,哭着的你和笑着的你一样可爱;而在平等关系中的你,才有力气更好地维护一段和谐的人际关系。
所以,当你不想笑时,请不要勉强自己。
文章转载自网络,文中的图片由心海湾及其友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