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禅味”的父母

申明一下,我们所说的禅,可不是让你拿着护照跑到遥远的国度去修行。我们只是想把禅宗中的一些智慧借鉴到亲子关系中。尽管禅和父母,这两个元素几乎是矛盾的,禅学的世界和当今父母的日常生活也差了十万八千里。由于生活就是一场计时赛跑,充满了压力和负罪感,禅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被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禅有什么力量?这门流传千年的学问说起来挺简单,就是静虑,这需要内心的坚韧和自律。它的独特之处就是将体验作为唯一的导师,从执念中抽离出来。“热或者冷,只不过是你的感受罢了!”日本大师Taisen Deshimaru经常对他的弟子如是说。结合这个观点,我们总结了如下4个步骤:
 

深圳心海湾心理(心理咨询&心理课程)
 
1做真实的父母
“发现自我,就是忘记自我;忘记自我,就是发现本我。”
——道元禅师
 
如果说禅学和心理学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做自己。扮演模范家长,以更美好的形象示人,这些方法都只是暂时的。只有实际行动才能让孩子信服,包括我们的行为、姿态、言语等。禅学不是提倡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是认为人的本性是完美的。
  
然而,为人父母的负罪感总是来自不能做得更好。在我们头脑中的某个角落,存在一个完美家长的形象,自己的父母本应该成为的样子。于是,我们往往会寄希望于通过强大的自我来弥补自己的“缺点”。
  
禅学者认为,家长的这种烦恼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危险,因为孩子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角色扮演这样的“陷阱”。发掘真实,就是完全接受自己的一切,也就是承认过去——做出的选择、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而不是改写历史。这是对自我和他人的善意,而不是批判;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沉陷其中,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的人格。
 
事实上,没有任何情绪可以被成功地隐瞒。心理咨询师张沛超博士认为,孩子天生对父母的情绪有着直接的接触和吸收。自己的意愿即使不以语言表达,也会在无意识里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试图掩盖自己的愿望,否认或扭曲自己的情绪,孩子将会接收到矛盾的信息,内心充满困惑和冲突。
 
 
 
2接受孩子的一切
“一阵暴风雪在海面消失。好安静!”
——禅宗公案节选
 
好多年来,“be zen”这种说法被赋予了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镇定的意思。但在真正的禅学中,绝对不允许假装淡定。内心的平静不是源自情绪的控制,而是因为“无牵挂”“无感”。所以,对孩子们静心不是指泰然自若地面对所有危机和困难,而是接受他们所有应该被接受的部分:他们的愤怒、指责、赌气;以及不应该被接受的部分:暴力、辱骂、讹诈、威胁等。
  
作为父母,真正的静心是直面自我,问自己为什么必须大喊才能得到回应?为什么孩子一句话不说让自己这么恼火?静心能让你远离外界环境的压力和纷扰,尊重每个人的想法和情绪,树立威信。
 
但父母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张沛超甚至认为,“其实让父母接受孩子的所有,更多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因为多数父母甚至不能以如此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伴侣。”但当你希望孩子能从一棵脆弱的小苗长成不畏风雨的参天大树,这样的修行虽然艰难,却也值得。
 
 
3不带偏见地与孩子相处
“此时此地,别逃开这幅皮囊”
——《周易参同契》
 
“活在当下”应该是禅学最经典的语句,而时间则是冥想的主题之一。用禅学的方法来体验自然的时间已经成了现代人的一种减压手段。
 
连接当下,连接正在发生的事,切断烦恼丝。作为家长,过去往往是负罪感的源头,未来,则是焦虑的源头。回忆过去时,我们在脑子里回顾我们的行为、疏漏、决定和言语。展望未来时,我们构思各种可能发生的糟糕情况,未雨绸缪。在禅学看来,无论哪种方式,都没有意义和深度。当下才是唯一的现实,只有在当下我们才能有意识地去生活、爱和抉择。
 
和孩子活在当下,就是没有遗憾和偏见的跟孩子相处;教会孩子充分享受此时此刻,而不是总后悔做过的事或者对未来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让孩子知道所有的明天都是基于今天,做任何事都要全心投入。
 
 
4“印心”式的联结
“我们的生活是感受真实体验的乐器。”
——释一行
 
禅学中,师徒的传授是通过精神传递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从我的灵魂到你的灵魂”。其实,传统的禅学是用言语传授的。姿态、眼神和身体都是判断自我存在的元素。教导首先是个人体验的传递。
  
禅父母会格外注意,不会说教,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传达。如果你一天到晚都开着电视,怎么还能要求孩子时刻保持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如果你只知道提高嗓门和孩子沟通,他们又怎会对别人轻声细语充满善意呢?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随时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做法。
  
事实上,“父母个人经验的传递是父母与孩子联结的自然部分,是一种超越言语的、‘印心’式的微妙联结。父母根本无法避免以身作则,孩子会潜移默化地认同父母的行为模式。”张沛超说。所以,“你坐禅,整个世界都开始坐禅。”铃木俊隆禅师曾经如此开示。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