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心理:过分“了解”孩子,是另一种专制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哪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么?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种可能。

过分了解孩子,是另一种专制。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一些启示。



01

有一个妈妈,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平时喜欢在各种场合大谈育儿经,并教育朋友,“作为父母,你要时刻懂得孩子的内心,并时刻关注它的动向”。

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例如,和孩子一起逛商场,孩子突然停下来不走,她也会马上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看着他的眼睛说:“你为什么不走了呢?宝贝。”

孩子:“我累了”。她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可是我们还要赶着回家吃饭呢?今天还是你主动提出来要逛街的,如果自己选择的事情都不能坚持的话,以后会失败的哦,你是男子汉,加油,快走!”然后起身拉起孩子走。

平时回到家,她都会把孩子叫到身边,询问当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并让孩子“反省”,有没有做错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后不许再犯这样的错误……

据她反映,孩子虽然有些唯唯诺诺,但还是会一五一十告诉她心里话,每天的沟通,是母子间让亲情流动的最佳方式……


 

 

很显然,这位家长看似尊重孩子,其实是在变相控制孩子,她要求孩子什么都跟自己说,是希望能够好好掌握孩子所有的心理活动,同时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人生观,例如“不能失败”“不能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之类,这些观点可能在事业上让她步步高升,但她却在孩子还未迈出自己探索的那一步时,把他独立思考的过程扼杀了。

同时,她只看到了孩子的表现和行为,并没有去想想原因,孩子说累不愿意走路,也许他内心只是想说一句“妈妈,抱抱我”。

 

02


前段时间看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女嘉宾,“听说你女儿跟你关系很好,特别黏着你。”女嘉宾说:“是的,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她什么都愿意和我说。要出门了,要去哪都会先给我说,我一般都会同意,然后她人到了去玩的地方,就给我拍张照,定个位,玩差不多1个小时就给我发个小视频,我都不会干预的。”

主持人问:“那女儿会觉得你烦吗?”“不会啊,她跟我关系很好啊,什么都会告诉我,就连前几年叛逆的时候,她也过度得很顺利,如果想发火,还会问我,妈妈我可以扔东西吗?我说可以,她才会扔。”主持人:“女儿有男朋友吗?”“没有,她同性的朋友都不多,生活上还是比较亲我的……”。




想必看到这里你和小编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很多父母都觉得要做孩子的朋友,但其实他们没有想清楚两点:

父母就是父母,不会单纯是孩子的朋友。

和孩子做朋友,说得更多的意思是,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和他对话,肯定他的选择,在他需要帮助时,施以平等的援手。既不采用权威的方式去教育他,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也不要放任自流。

因为孩子的社会经验有限,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自制力低下,并且成长会产生诸多的烦恼让他们感到孤独和寂寞,父母是他坚强的后盾。他的一生会经历各种情谊,这些经历和感受才能让他活得更加充盈。

而如果只是希望以朋友之名掌握孩子的所有精神动向,那样的父母,其实是极无安全感和低自尊的。

父母与子女的爱是逐渐分离的过程。

过度控制的浅层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给两三岁孩子用的水杯是不易碎的硅胶、塑料还是易碎的陶瓷,可能有一部分家长会说是陶瓷,但应该还有一大部分家长说用的是一些不易碎的材质。有家长会问,这个也算过度保护?

当然,你想想,让孩子用这种杯子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怕孩子不小心敲碎,又不小心伤到自己。但将来孩子总要一人去面对这个社会,你不可能把所有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东西都隔离吧。

给孩子用陶瓷杯是给孩子一个真实的环境,哪怕孩子不小心敲碎,之后孩子就知道这个杯子是要碎的,他拿的时候下意识的会更加小心。

与过度保护不同的,是成长心智的干预。其实没必要强迫自己做到时刻“懂”你的孩子,让他有自己“惆怅”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对自己有所隐瞒。

哲学家弗洛姆是对母子关系解析得最好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与她分离。正是在这一阶段上,母爱成为一个困难的任务,它要求无私,要求能够给予一切,而且除了所爱者的幸福以外一无所求。

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上,许多父母未能完成这一任务。检验父母是否真正具有爱的能力,就看他们是否愿意分离,并且在分离之后依然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固执地霸占孩子的生命空间,孩子的世界只能狭小,甚至残缺。要么以后他极度叛逆,觉得自己被干涉太多,要么他不敢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只敢遵循父母的准则。

当然,也不要心理压力过大,要告诉自己:父母没有恶意,只是做事不妥,天下没有完美父母,我作为父母也会有所不妥。这样一来,自己的心就拓宽了。同时,努力寻找扩展自己的生活圈,让自己活得精彩,先从自己做起,学无先后,达到为师,让你的孩子也被你的生活态度感染,从而过好自己的人生。

作者简介:

周瑞玲

心理学研究生

 

文章转自525心理网:https://www.psy525.cn/art/24384.html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