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传习录》看王阳明如何教人发愿

从一句诗窥探阳明心学
 
 
 
贤圣可期先立志,尘凡未脱谩言心
 
 
 
——王阳明《忆别》
 
 
 
之所以把这首诗放在前面,是因为暂时还没找到能比这句诗更能概括阳明先生思想的话。从成诗时间上看,相传这一首诗成诗于龙场悟道期间。关于阳明心学,个人感觉一个遗憾就是阳明先生自己没有亲自写一本能够“继绝学”的专著。好在他妹夫(徐爱)以及其他弟子们比较机灵,做了个咨询师助理的角色,把平时阳明先生的谈话要点记下来了,才有了名为《传习录》的那本“案例督导集”。考虑到可能有朋友还未结缘这本书,我便请出这句诗词为引,来先和大家概括一下本文涉及阳明心学的内容:
 
 
 
其一,阳明心学的方向是成为“圣贤”。读了《传习录》会发现,阳明心学的这个“圣贤”,是一个方向,没有终点,给人的感觉近似禅宗的“佛”;
 
 
 
其二,阳明这个“圣贤”虽无终点,但是也是“可期”的,这个是王阳明的价值观,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在这件事上,每个人是平等的;
 
 
 
其三,关于“圣贤”的境界如何达到?先立志!而且,这个“志”字程度很重。这是一种从内心发起的,坚定的劲头。这个“志”字本身的前提条件就有长期的,确定的,稳定的等等意思。
 
 
 
其四,“凡尘”这种说法源自佛家,佛家的“凡尘”、“红尘”是对所有烦恼的形象概括。阳明心学关注烦恼,因为王阳明一生没少遭罪,大抵也是久病成医。所以王阳明会教人如何脱这一身“凡尘”;
 
 
 
其五,什么是“心”。这个“心”是“良知”,可以看做是我们常说的“真理”,同时也是一种认知,这种认知要求纯粹,自信,不带怀疑。而且,能够让人在前进的路上从根本上消灭不安。
 
 
 
其六,要追求良知,先脱凡尘。脱凡尘也就是出世的学问,求良知又是入世要做的事。阳明先生会告诉我们,“私欲”会影响我们认识事物,追求真理要先排除私欲的干扰,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存天理,灭人欲”。
 
 
 
从一些操作带来的体验上来讲,意象对话和阳明心学可以互为嘴替,但意象对话毕竟在时代上占了便宜,在更深的层面上又走得比阳明心学更远一些。
 
 
 
先借助上文说联系:
 
 
 
首先,立志成圣用意象对话的语言来说,就对标了我们语境里面的“心愿”。相传阳明先生的“立志成圣”从小就开始了,那么接近“基本心愿”这个术语的面儿又大了些;然后,“尘凡未脱谩言心”放在意象对话的语境里面,是不是有那么点儿“核心情结没处理容易看不清基本心愿”的意思?
 
 
 
至于区别,读过《传习录》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阳明先生在基本心愿这一块走得不如意象对话深,至少没有看到每个人的基本心愿都不尽相同。另外,通过《传习录》中答聂文蔚的两封信【一七二】【一七三】来看,阳明先生有一些情结没化导致了躯体化疾病。(见文末“咳疾暑毒……”,希望哪天能见到个学中医的朋友印证一下)。
 
 
 
回到正题,接下来就请列位读者穿越数百年时光,随我共同体验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不受情结影响的心愿长什么样——曾点言志
 
 
 
曾点言志的典故指的是《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点,就是曾皙,之所以这篇有叫《曾点言志》摆明了是要表扬曾皙的。原文不贴了,简单说一下故事讲的什么:
 
 
 
有次孔子带成长小组,问大家的理想状态是什么。子路想当国家公务员,冉有想当地方公务员,公西华想考事业编,曾皙弹了弹曲儿回答了个意象,说了个带孩子出去开开心心玩儿的场景。最后得到了孔子赞同。
 
 
 
这个案例是王阳明一个叫陆澄的学生问的,(《传习录》【三十】)他问,为什么四个人言志,孔子单独赞许他?
 
 
 
阳明回答,那三个的志向都是“有意必”, 曾皙没有“意必”,这就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往往查翻译的时候,译文会说阳明指的是那哥仨太主观绝对,曾皙没有,只做自己分内的事,而且没加外部条件的限制。学过意象对话了以后,用意象对话的语境说就是那三个“带着劲儿”呢,注意力外投了(投到具体的事儿上了)曾皙感受都在自己这,能够让自己的心理能量自然地流动。
 
 
 
这不就是我们心理成长的时候追求的通透么?我们不妨用体验的方式体验一下曾皙原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莫 同:暮)”尤其是最后“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尝试代入一下:今天我们在沂水中沐浴,这个时候一阵风吹来,每个毛孔这个时候都能感到舒爽,沐浴之后我们跳了祝福风调雨顺的舞蹈,最后唱着喜欢的诗歌回的家。
 
 
 
这应该就是美好心愿的样子了吧!
 
 
 
 
 
借“持志”来照见“心愿”
 
 
 
 
 
我们先看《传习录》是如何督导“持志”这件事的:
 
 
 
 
【九六】初学时持志如心痛,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薛侃问了,持志就像心痛,注意力全在这上面了,有别的事儿了咋办?
 
 
 
王阳明回答,要是只死盯着,那叫“我执”,“志”的特点是“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内容引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描述的是他们讲的“志”的感觉,就是:不定时地显现在脑海里,也不知道从哪来的。
 
 
 
Vol.2
 
 
【一四三】立志之后总忘的原因是“欠真切”
 
 
 
周道通问了,我在老师这学会立志了,但发现自己就得不停和人聊这个才能让这个“志”显得有生气,自己呆着时间长了不是遇事卡住就是忘了。那要没和人在一起的时候咋办?
 
 
 
王阳明回答,这个毛病出在“志欠真切”。自己立的这个“志”,要找到真切的感觉,这个东西只能自己感受,别人还帮不上忙。
 
 
 
Vol.3
 
 
【二三九】立志成功的表现是自发地专注
 
 
 
王阳明有次带小组,跟大家说:“你们学问没长进,就是因为没立志。”。
 
 
 
李候璧挺激动,站起来说:“我也愿意立志啊!而且也立的是‘必为圣人’的志啊!”
 
 
 
王阳明又说:“要是真立的是这个志,心就会一直带着你做和志向相关的事儿,要是心还挂念了别的,那说明你立的不是这个志”
 
 
 
钱德洪刚开始也不服,后来发现躺枪了。(原文“悚汗”,惊出一身冷汗。)
 
 
 
 
 
反观意象对话:
 
 
 
相信有过体会的朋友看到这里就能和意象对话语境下“心愿”的感受挂上钩了,愿的感受通常就是没来由,但切实且稳定。如果能感觉到这个愿好像和某个原因有点儿关系,那基本上就能确定是带了些继发的应对的。至于带多少,他人没法直接体会,只能靠自己感受。而且,心愿的效果也是在潜移默化下,让人朝着利于心愿发展的方向去行动。深圳心理咨询
 
 
 
一点操作层面上想分享的经验:
 
 
 
1、“良知”是一种将意识和潜意识贯穿起来的感受,是判断“对劲儿”或者“不大对劲儿”的能力。是每个人都有的,陷入“我执”的时候会被遮蔽。日常生活中在早上半梦半醒的那个时候能直接感受到(参见《孟子•告子上》、《传习录》【四八】),找到了“良知感”就找到了基准点,头脑和感受就通了,并且越用越熟练;
 
 
 
2、用良知可以判断出当下脑海中的念头是应对还是心愿。判断标准就是前文所提“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个人感受是,应对有明显的“因果感”,在发生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感”。开始的时候能量大,但后劲不足;心愿开始的时后并没有什么能量感,但后续效果绵延不绝,即使因外力或没化解的情结停了一段时间,等那些过去之后还能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并且,其他事情做到什么程度会主动为心愿服务;
 
 
 
3、哪些情结到了解的时候,良知也能感觉出来,就是在看的时候,我们通过“良知”都暂时看不到后面还有什么了,那基本上这个情结就是到了解的时候了,说起来颇有道家“天道”的味道。一味执着于找原发,也是个“我执”,回想起来,也算自己对之前的一种反省,也是对能够感到这里的朋友的一种感谢吧!深圳意象对话
 
 
 
 
 
 
成长不易,权且以东坡先生一句诗为结尾: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作者简介:
 
 
 
刘明:意象对话高级班学员
 
 
 
微信:xiaowuya33
 
 
 
转自公众号:意象对话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