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和母亲的关系,其实是很好的

家族或宗族的聚居,以及成熟的熟人社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母亲”不在的情况,或者“坏妈妈”的情况。若是生母不能承担起母亲的责任,族人中自然会有合适的人来替代,甚至不同的族人承担起自己擅长的那部分。就是说母亲的功能,被分摊到多个人身上,她们既养育自己的孩子,同时还共同养育家族里的其他孩子。



那么为什么到了现代,出现如此之多的和母亲有关的情结?我认为,并不是中国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而是中国整体向西方靠拢学习的情况下,社会的最小单位,从家族变成了家庭。从几十口人的家族聚居,变成了几口人的小家庭的单独居住。社会的急剧变化,打破了多年来的传统社会构成,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这样的结构类似于西方社会,所以,也产生了类似西方的心理问题。





一个朴素的感受就是,一个团体,成员越多其容错率就越高越抗压,反之就越低。那么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一个“妈妈”,那么这个“妈妈”行,孩子们就是幸运的,妈妈如果“行”的时候不多,那么这群孩子就有点不容易。单一家庭的生活中,如果能养育多个子女,还不算太糟,毕竟长女是可以部分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其会牺牲一部分的少年生活,然而这也是有回报的,那就是俗语中“长女如母”,她将获得所有子女的尊重和爱戴。这也是在早年,中国已经是单一家庭时候,心理问题并没有那么多的原因。



然而,众所周知的计划生育,连“长女”这个保险都没有了。缺乏长辈或同辈指导的女性,懵懵懂懂地进入了母亲的角色,没有人可以学习、难以获得有效帮助、更没有人分担,而且只有一次机会,在其作为母亲的生活中,肯定会在子女身上留下各种各样错误的痕迹。





作为子女,承接着这个新手妈妈的各种状态,作为心理能量并不大的孩子,承接太多的不合适的养育方式,结果就是:不舒服成为了常态。孩子地难过,反过来又加深了母亲的难受和自责。不咸不淡的场外指导,然后回去实践,犯错再请教再实践,往复循环;和同一屋檐下的共同分担、言传身教,哪个会更有效,不言而喻。



所以,当代社会中出现的大量“母亲情结”,本质上并不完全是中国人的心理问题,而是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将西方社会的问题染了过来,比如依恋。




依恋和母亲



一个大家族里,一群准妈妈们、前大妈们前前后后的看管、照料,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人,谁会有依恋不足的问题,我觉得反而是依恋过度的问题。在咨询中解决依恋,一方面是靠来访者的努力和咨询师的稳定共情,还有一个途径,就是尝试模拟大家族的生活,可以和不同家族成员建立良好互动来逐渐恢复,尤其是年长于自己的女性长辈。



所以,解决这些和母亲有关的情结,一方面要了解我们到底受了哪些影响,看清这些影响是怎么产生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将藏在心灵深处的文化资源提取出来。



西方社会发明了依恋理论是有其社会根源的:过分强调个体独立性,家庭之间的联系薄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以致于和孩子的亲密不够。而解药在哪里,就在我们这里。并不是我们的理论有多好,而是作为心理治疗的根本——人心,我们是足够好的:总体的心理资源足够好、足够丰富且多样、重要的是足够原始。他们并不都是来传道授业的,有些是来攫取的,这是令人痛心的现象。




当然,这些内容要说服人,只是这样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案例和理论构建,然而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谁管你的理论是什么,重要的是管用。我当然有兴趣去深入的了解西方的理论,然而时不我待,既然是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那就首先从文化中去寻找合适的资源,找到一个用一个治一个,再回过头来总结。



依恋问题的资源在哪里?就在各位的亲戚中,在各位的七大姑八大嫂里,和她们去互动,去家长里短,慢慢补上那些幼年的缺失。




存在感和母亲



部分来访者,没有存在感,严格来说是感受到了“不存在”的感觉。是的,“不存在”只是一种感受,本质上和其他感受并没有不同。



将自己的心理能量投注在“不存在感”上,然后在“不存在感”的基础上,不停去寻找存在感。这是没有办法找到存在感,只能强化“不存在感”,越体会越不存在,越不存在越找,越找越不存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自我感越来越弱,越来越没有生命力。



转化这样的感受,做法有两种,一种通过有觉知的体验来消散不存在感,一种是绕过“不存在感”,直接体会存在感。各位,你都来到了这个世界,怎么会有不存在感?不是否认“不存在”的感受,而是抽身出来去看一看自己,起码身体是存在的,各种感受是存在的。就算家族中各种人员不接纳自己,甚至卑劣一点的,连父亲都不接纳。但是,还有那最重要的一个人——母亲,她是接纳你的。就算她意识层面不接纳,但是,身体是诚实的——把你生了下来。




最重要的“1”已经有了,后面都是零又何妨?夸张一点的说,来到了这个世界,才有机会恨这爱那的,折腾这折腾那。就是因为“在了”,才有机会体验所谓的“不存在”,没有“存在”的感受,怎么能够感知到“不存在”?



简单的推理,就可以破除这感受。



然后让存在的感受慢慢增加,人也就感到存在了,也就稳定了下来。这里,治疗的关键因素在哪?就是母亲。当然,这里的母亲是生理性的母亲,而存在感强调的是精神性。有了生理性的存在,精神性的存在就可以去培养。



精神性的存在感的基础,是独立、是自主、是承担。然而,这些都不敢做的人,既不独立、也不自主、更不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却想要精神性的存在,这是做不到的。




治疗中,恰恰是不合适的放松,不能引导来访者去面对自身的问题,并且不合适的同情,殊不知这不仅不能让他们真正地直面问题,反而由此吸引咨询师太多地关注,其“不存在”的问题会愈演愈烈。



所以,要告诉来访者的是:母亲将其生了下来,最艰巨的任务就已完成,其他做的好或者不好,都不影响其伟大。而来访者更重要的是直面自己的困难,无论母亲做的如何不够,其要做的是接受这些不可更改的事实,接受这个将自己生了下来,却并不完美的母亲。从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活好。生活的好不好,自身的因素才是决定性作用,而不仅仅是母亲的养育。



不同的人,在相同境遇下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有人选择守住母亲、有人选择外界,各有利弊吧。选择守住母亲的人,如果有足够的心理能力,那就会很好,当然也是很不容易;选择外界,的确可以缓解很多,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出现,比如各种方式的提醒,总之就是一句话:回来吧。初听像叫魂一样,令人毛骨悚然。然而,这就是选择离开的代价,是要承担的,离开了有多久,若想再回来,其所面临的消极感受就有多少,这是无法回避的,不取决于技巧,而取决于积攒在自心“要回来”的能量有多少。回来,并不是要将过往否认,相反是接受并理解。




回来吧。

回来,

并不是要将

过往否认,

相反是接受

并理解。





【作者】


徐海颖(水晶级意象对话心理师)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