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读命运是什么?又如何逆天改命?

当说起命运时,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年轻的人总喜欢说“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们总觉得自己有无穷的能量和可能性,可以和那个称之为“命”的东西抗争一下。
 
而当你和一些上了点岁数的人聊天时,你会发现,他们时常会冒出这样的话,如:“哎!这就是命啊!”或是“我没那种命啊!”
 
说起命运,人们总会觉得那是一种外部的、自己无法掌控的神秘力量,是它在操纵着每个人的人生。你要么和它对抗,要么屈服于它。
 
那到底命运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下命运。
 
 
一、命运到底是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称其为命运。
 
也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的潜意识就是你的命运。具体地说,是一个人的内在想像,尤其是潜意识的想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举个真实的例子:
 
在我老家福建的农村,80、90年代时,重男轻女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虽然那时国家已经出台了独生子女政策,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家想尽办法要生个男孩。
 
我的一位邻居就是这样,在生完两个女儿之后,第三胎生的终于是男孩。
 
这可把孩子的父亲给乐坏了!
 
所以,从小父亲就特别地宠爱这个男孩,孩子有什么需求都是无条件地满足。家里有什么活,哪怕是扫地、洗碗什么的也舍不得让孩子干。
 
孩子在小的时候,也特别听话,一切都听父母的。可一旦孩子成年,与父亲的分歧就开始出现了。
 
孩子初中毕业后,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就去读了中专。当时的中专还是包分配工作的,这对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刚进去读一年,国家就取消了分配工作的政策,中专的地位也一下子一落千丈,毕业后学生很难找到工作。
 
所以,孩子毕业后就想继续读书。可是,不管孩子怎么说、怎么哭、怎么求,父亲就是不同意。孩子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姐姐都可以读大学,而他就不行。
 
实在没办法,孩子就提出至少让他学点技能,好让他在社会上立足。可是父亲还是不同意。
最后,实在没办法,孩子只能通过一边打工,一边参加自学考试的方式,拿到了大专,而他也终于找到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了。
 
正当他为自己的将来努力奋斗时,父亲却希望他可以在老家发展。他的父亲隔三差五地就会打电话跟他说,在外面工作很辛苦,在家里呆着多舒服啊,为何不回来呢?
 
而在未来的几年里,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各种威逼利诱,各种拉扯,想让孩子回来老家发展,想让孩子来继承他的事业。而孩子想做什么,父亲都不支持。
 
为此,父子俩的关系也闹得特别僵。
 
最后,孩子跑到了遥远的北方去工作生活,几年都不回家,父子俩也很少联系。
 
为何他们父子俩的关系会变成这样?
 
因为父亲只有一个儿子,而传统观念又让父亲指望儿子给他养老送终、传宗接代。所以,他的内心一直有一个恐惧:儿子长大后不在他身边。
 
所以,他做了各种事情来控制,比如在小的时候,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孩子长大后,又不让孩子读大学,以及对孩子事业的干涉。
 
有句话说,怕什么来什么。这位父亲在潜意识中,一直有个老无所依的恐惧,有个消极的想像,也正因为那个恐惧,那位父亲最终还是“心想事成”了。
 
上面的例子,只是一个小小的一个例子。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有无数的想像,这些想像的综合就成了我们的命运。

 
 
二、命运是如何产生的
 
 
 
1、自我实现预言
 
自我实现预言,是由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出,意为,使自己的预期成真的预言。
 
上面所举的例子,其实就是自我实现预言。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自我实现预言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的自恋。自恋是一个人本能的需要,即一个人需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我说了算。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一个人就会选择性地关注一些信息,而忽略掉与此相反的信息。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一个人也会去做一些事情让事情发生,从而证明自己是对的。
 
自我实现预言始于一个信念,而有些人一直抱着一些负面的信念,比如:“我比较懒”、“我很笨”、“我没那个命”,而这背后其实也是对人本能自恋的一种保护,以避免失败带来自恋损伤。
 
 
 
2、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莱诺尔.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而名单上学生的表现却出乎人的预料。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称为期望效应,它说明了周围人的期望对一个人的影响,而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权威。
 
两位心理学家对小学的校长和老师来说是权威,而校长对老师是权威,老师对学生又是权威。
 
面对着权威,人们会无意识地朝着权威期待的方向发展。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父母就是你小的时候最大的权威,父母对你的期待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很多的父母在意识层面,虽然对孩子有着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层面,却有着很深的恐惧,对孩子充满了各种不信任。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负面期待,而大多数父母却一点都不自知。
 
在布莱克曼的《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机制》书中提到,2-6岁儿童会采取一种防御机制叫“与父母潜意识或意识中的愿望/幻想认同”,这是一个孩子会朝着父母期待发展的原因。
 
我们来看个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位朋友,她是开餐厅的,先生是主厨,而她负责一些管理工作。他们的经济条件不错,再加上开餐厅的便利,她把自己吃得胖胖的,而她的儿子却很瘦,像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是她不爱孩子吗?
 
不是的,他们对自己唯一的儿子十分地疼爱。
是饭菜不好吃吗?
 
也不是,他们家就是开餐厅的,味道比绝大数家庭要好。而且每次吃饭时,都给孩子煮了一桌好吃的。
 
但孩子就是不爱吃饭,妈妈给的那些好吃的,孩子都不吃。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她对孩子吃饭特别地“上心”:
 
在孩子说吃完后,她会说:“吃这么点怎么够呢?来再吃碗米饭。”或者是“再吃点青菜,这样营养才均衡”。
 
孩子连自己吃什么,吃饱与否都不能做主,时间久了,自然不爱吃饭。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因为吃是人的本能,孩子饿了自然会吃。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与父母潜意识或意识中的愿望/幻想认同”了。
 
原来,妈妈小时候家境不好,经常吃不饱,所以当她有了孩子之后,就担心孩子也吃不饱、营养不良。也就是说,她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无意识的想像投射给了孩子,而孩子也认同了。
 
可怜的孩子在物质充裕的条件下,成了营养不良。
 
大部分的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期待通常是负面的,而如果一个人对这种认同不自知的话,他就好像陷入了魔咒一般。
 
 
 
3、盲目的爱
 
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伯特.海灵格说,我们很多人“潜意识地”承接了家庭中上代或前几代的“问题模式”,利用这种共同受罪的方式,暗地里表达对家庭的忠诚,这种爱的表现称作“盲目的爱”。
 
这种家庭中的忠诚最常发生在亲子之间,通常是孩子向父母的奉献。
 
一个孩子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被父母所抛弃。而为了免于这种恐惧,孩子会对父母会表现出无条件地认同、服从和忠诚。这一点,对一个孩子来说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个成年人依然无意识地保持对父母的忠诚,那就是愚忠。
 
在奥南朵的《对生命说是》这本书中提到,对父母的愚忠限制了我们的生命。她说:
 
不管我们是鄙视还是崇拜我们的父母,又或是感到和他们分割了,它都有可能造成我们生命中的缺憾。这是由于在我们生命的初期,我们替自己套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具体地说,愚忠对一个成人主要有以下的影响:
 
不敢超越父母而幸福
 
为父母而活
 
重复父母的模式,甚至是命运
 
想要拯救父母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我认识一位女孩子,她年轻漂亮,身材高挑,性格也很好,活泼开朗且乐于助人。照理说,这样的女孩子会有很多男孩子喜欢,但她却说她现在不想谈恋爱。
 
这并不是因为她眼光高,或是拒绝别人的借口,而是她真实的想法。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样的一位女孩子不想谈恋爱呢?
 
原来,她出身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见过父母之间有过亲密的互动。反而是见到他们吵架的时候比较多,两个人吵了大半辈子,但谁也离不开谁。
 
从小到大,当她想要和父母有个亲密的互动时,例如牵个手、拥抱什么的,都是被拒绝的。
 
所以,她所感觉到的家,爱是没有流动的。
 
但在她的心里,其实是很渴望一家人能够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于是,她内心的两个部分就开始“打架”了:
 
内在忠诚于父母的部分告诉她应该像父母那样生活,不然就是对他们的背叛;
 
而内在自我意识的部分又在说,要活出自己,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说,她不想变成和她父母一样,而她现在也还没有成长好,这是她现在不想谈恋爱的原因。
 
有很多的人,因为对家庭,尤其是对父母的这种“盲目的爱”,而不断地重复父母的模式。如果一个人对它都毫无觉察,那它就变成了一个人的命运。
 
 
三、如何“逆天改命”?
 
其实,要改变命运,不需要逆天,只需要改变自己的潜意识。
 
荣格说:“当潜意识被呈现,你的命运就被改写了。”
 
具体该如何做呢?
 
1、觉察你最常说的三句话:
 
在心理咨询师刘建设的《心理治疗中的语言、词语和潜意识》一文中提到:
 
个体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每一次语词的学习都产生着大脑物质的生物性的变化。
 
每个词语都将和内在的情绪记忆、图像记忆和感知觉记忆相关联,并被身体内产生的生物物质糅合在一起,并在大脑的特定某个位置固化下来。
 
这种固化事实上是一种生命个体应对外在的客观化的刺激和内在的刺激的反应模式。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所使用的词语是和我们的情绪、记忆和感觉相关联的,并通过体内的生物物质被固化下来,从而形成我们的反应模式。
 
举个例子,当你刚下班回来,如果我对你说:“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我开心一下吧!”
 
这时,白天所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马上就从脑海中浮现出来,相关的情绪、画面和感觉都会被唤醒。你可能会很不悦地说:“滚!”
 
而如果我说:“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和我分享一下”,这时,你的状态就会和上面的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们最经常说的一些口头禅,其实是可以反应我们最常有的内在的信念和状态。这些口头禅被不断地重复,它也塑造了我们潜意识的反应模式。
 
举个例子,我的一位朋友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哎,这就是命啊!”,这背后其实反应着他的一个信念“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以及他内在的不满、沮丧和无力的状态。
 
原来,他从小就被他强势的妈妈控制着,从小到大,大大小小的决定,几乎都是由他妈帮他做的。就算他有再多的不满,他也无力反抗。
 
而到了现在,虽然他妈妈已经控制不了他了,但要逆转过去的那些选择的影响,已经很困难了。这也是他时常发出“这就是命”的感慨的原因。
 
而这样的感慨又会强化他内在的反应模式,让改变更加地困难。
 
所以,如果你有一些不好的口头禅,要及时的觉察并把它们纠正过来,不让它们继续影响你。这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2、观察你的人生脚本:
 
“人生脚本”是人际沟通分析学的创始人、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提出的。它是指:“童年时针对一生的计划,被父母亲所强化,从生活的经验得到证明,经过选择而达到高潮。”
 
人生脚本是了解人类命运的重要概念,它是关于你打算如何度过一生的计划,你制订这个计划时还只是个小孩子,它是基于你当时对世界的了解。
 
观察人生脚本的方法之一是,回忆你童年时记忆最早或是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并留意当时的各种细节,以及想法、情绪和感受。
 
这个方法的关键不是事情,而是在这个事情中你的情绪、感受,以及你因此而产生的心念。
 
这个心念,就是一个强大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将你的生命朝这个方向发展。
 
武志红说,记忆最早的事,或记忆中最深的事,都是一个人的生命隐喻,也包括你印象最深刻的梦,或者一直做的梦。如果看不破这个隐喻,你的生命就会一直在打转。
 
以我的一位来访者为例,他多年来事业方面发展很不顺,而他的能力并不差,也很努力,他为此也曾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回忆他童年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时,他想到:
 
1)、小时候,一次生病,父亲带他去医院做检查,检查完之后,医生看了他一眼,然后对父亲说了一些话。
 
虽然他没听到他们在说什么,但从大人脸上凝重的表情,让年幼的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会因为这个病过得很惨。
 
2)、自此之后,他就在家人的过度保护下生活,家里人什么都不让他做,甚至是班级组织春游,父亲也因为担心他出事而不让他去。这些事情让他强烈地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3)、一次周末,他想自己赚点零花钱,于是,就和一位同学到处捡废铁卖钱。他捡了一整天,虽然只卖了一点点钱,但是他很开心,因为这是他靠自己赚的第一笔钱。
 
没想到,回到家时,母亲因为一天都找不到他,非常地生气,就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在他的印象中,这是他被打得最惨的一次。
 
这件事对他最大的影响在于,从那以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他就把赚钱和惩罚关联在一起了。
 
当他回忆完这三件事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他成年后的经历会是这个样子。一切都是因为童年时就已经写好的人生脚本啊!
 
说到这里就需要提到“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了。
 
“强迫性重复”是弗洛伊德在多年的精神分析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一种现象,指人在经历了一件痛苦的事后,就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制造类似的情境,以致不断地体验同样的痛苦。
 
而之所以会一再地重复,一再地回到童年时的状态,背后是对疗愈的渴望。因为每一次的重复,都会有新的可能性出现,就有了被疗愈的可能。
 
所以,每当觉察到自己又被“弹回”童年时,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觉知。
 
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现在的你是几岁?
 
作为一个成年人,有哪些好处?
 
现在的你与童年的你,相比较有哪些优势?
 
当回答完这三个问题后,基本上就可以把自己从童年的状态中拉回到成年的心智状态了。
 
 
3、矫正性情感体验:
 
“矫正性情感体验”是精神分析师弗兰兹·亚历山大在1946年首次提出的概念,它是指当人们重新回到曾经的创伤情境中去体验时,如果他们能够产生新的应对方式,对那种情境有新的感受和体验,就是一种“矫正性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会真正帮助到我们,让我们走出曾经的阴霾。
 
举个例子,我的一位来访者,他的身体有一些缺陷,这让他在恋爱上非常地矛盾和苦恼。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方面,他会被异性所吸引,会对她们好,但另一方面,她又很自卑,不相信会有女孩子喜欢上他。
 
一次,一位女孩问他,为什么对她那么好时,他支支吾吾地说,他是把她当妹妹了。
 
其实,那位女孩对他也是有点好感的,并不介意他身上的缺陷。但是因为他不敢承认,他们就没然后了。
 
在一次工作坊上,老师建议他说,当你下次准备表白时,你就把你的情况先说清楚,这样就可以避免两个人都受伤。
 
之后,他真的就这么做了,而且他也真的遇到完全不介意他身上缺陷的女孩。
 
虽然后来,他们又因为一些原因分手了,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觉得自己身上的缺陷是个问题了。
 
这就是“矫正性情感体验”,这样的体验疗愈了他因缺陷而感到自卑的问题。
 
我们可以用三种方式来得到这种“矫正性情感体验”:
 
a.回顾过去成功的体验:
 
通常我们能记住的都是负面的体验,因为它更有利于生存。但其实过去的成功的体验,哪怕只是很小的成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资源,起到矫正的作用。
 
比如,当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会先回想一下自己过去文章写得很好时的经历,把那样的感觉调出来,可以帮助我创造更多的好文章。
 
b.制造机会让自己有机会去体验
 
就像上面我举的例子,他就是主动创造机会让自己有机会去体验“矫正性情感体验”。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可能会伤上加伤,但是回报却是可以一生受益的。
 
c.寻找专业人士的陪伴
 
如果你觉得以上两种方法对你都有点难,那么你可以找一位专业人士的帮助,帮助你完成这个旅程。
 
 
4、从盲目的爱走向成熟的爱
 
以下是一个观想的练习,建议在一个安全、独处的环境下进行,可以分开做,也可以合起来做。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对父母盲目的爱走向成熟的爱。
 
a.归还父母的期待
 
独处,放空头脑,跪在椅子前,想象父母正注视着你。
 
对母亲说:“妈妈,你是我的妈妈,我是你的女儿。你是大的,我是小的。我尊重你的命运,请你也尊重我的命运,让我成为我自己。”
 
接着,拿起抱枕,想象那是母亲从小到大灌输给你的某种信念、期待或要求,比如“你不好好读书,没有稳定工作,万一被老公抛弃了怎么办”、“爱打扮的女人都是轻浮的”、“爱情一文不值”“男人都是靠不住的”……
 
对妈妈说:“妈妈,我把这个不属于我的期待(信念、要求)还给你。谢谢你想要保护我的心情,但我已经长大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请尊重我,请祝福我。”把抱枕放到椅子上。
 
以上的步骤可重复多次。
 
归还父亲的期待方法和步骤也是一样的。
 
当你归还完所有的期待,向父母亲表示感谢,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b.心理上的独立
 
独处,闭上眼睛,想象父母站在你的身后,你可以用心感受他们用充满爱的声音对你说话,希望你活出自己,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他们鼓励你完成心理上最后的分离,成为真正的你自己,走向自己的人生和婚姻。
 
你感受到了父母的爱,深深感激他们,你知道属于你的幸福就在前方,你对自己说:“我决心活出自己,活出整个家族都未活出过的精彩,我要用我的幸福荣耀你们!”。
 
接着,想象你所希望拥有的热爱的事业、美满的婚姻、爱人和孩子,然后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它。
 
c.走上不同的人生路
 
独处。安静坐着,用缓慢的深呼吸将自己带进宁静和爱的状态,用心与父母做连接,感谢他们带给你的所有礼物。
 
想象你是一个小孩,和父母牵着手行走在一条光的道路。到了某一个点,你们道路开始变为两条。你走上了自己的那条光之路,与他们分离。
 
你带着所有你想保存的礼物和你所接受的爱。
 
你放掉所有你不想接受的习惯与模式。一轮温暖的夕阳在你的路径尽头照耀。当你持续前行,阳光增强了你爱的力量。
 
你看见父母依循她的路径进入光中,你在心里深深地祝福他们。你们的两条路也许平行,也许方向不同。但你们各自坚定地踏在自己的道途上,走向光明。
 
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们说到,你的潜意识就是你的命运。具体是说,是一个人的内在想像,尤其是潜意识的想像,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潜意识之所以会成真,是因为自我实现预言、权威期待和盲目的爱。
 
我们可以做一些练习来改变潜意识的模式,如:觉察自己最常说的三句话、观察你的人生脚本、寻求矫正性情感体验,以及从盲目的爱走向成熟的爱的观想。
 
当你能够改变你潜意识中的反应模式,就真的做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首诗人鲁米的诗做为结尾:
 
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
 
我不就是他吗?
 
他的本质透过我而显现。
 
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

 
 
参考资料:
马冉冉:《你爱妈妈,却不必复制她的人生表示忠诚》
 
武志红:《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