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怨恨中解脱,并从中收到礼物?

       导读:怨恨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为何人会陷入怨恨-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无法自拔?如何才能从中解脱?我们今天来谈一下这个话题。

       在社群中,有人问到:

       “我小时候父母经常辱骂殴打,批评指责我,童年时期批评指责太多,有惯性思维了,导致我现在在正常的生活工作中别人给我讲话沟通问题我会理解为对我的批评指责,导致有冲突发生,人际关系很差,我大脑经常控制不住在联想着别人怎么样批评我,我该如何反击他们,一直在这种焦虑不安中。

       小时候父母在人多的地方批评辱骂我,经常说我丢人,废物,我现在都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去了会很紧张不安。我有太多问题了,想起父母心中就充满了怨恨,感觉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先写这么多吧,我该怎么办?”

       对于这位提问者的经历我感同身受,我的成长经历和出现的症状都和他很相似,也曾和他一样对父母充满怨恨,觉得活着没意义。经过几年的不断成长,我慢慢地学会了放下。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

       父母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尤其是在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方面。父母的形象最终都会内化成我们的“内在父母”,变成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内化的父母形象在心理学上将它分为两类:支持者和迫害者。

       很遗憾,和我之前一样,他也将父母的形象内化成了“迫害者”。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现在所遭遇的各种问题都是因为这个“迫害者”造成的,于是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怨恨、愤怒等情绪,更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抑郁、自杀倾向等。

       而深陷情绪里又会强化我们之前的观念:“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迫害者’造成的”,然后就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要冲破头脑的牢笼,就要对头脑的戏码不予理会。

       每当这个惯有戏码上演时,这时候你需要安静下来,把注意力转到自己的内在,留意自己的呼吸,等平静下来之后去看清一个真相:这个所谓的“迫害者”其实只是头脑自导自演的戏剧。

       这时,需要的是对头脑的戏剧保持正念,不去认同,也不排斥,只是在观照它!正是因为之前一次又一次的对它认同才给予了它控制你的力量,现在不管你的头脑编导出多么疯狂的戏码,不管它如何哭喊,都不予理会,不再喂养它。

       当那些念头和情绪一再地出现,你都不予理会时,头脑旧有的模式就会慢慢地消退,就不再具有控制你的力量了。当然,这需要持续地练习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改变头脑旧有的习性,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你只要对其保持警觉,每次都不予理会,慢慢你就脱离其控制!

       怨恨背后很可能是一种羞耻感

       保持对别人怨恨和愤怒总是更容易的,因为这样我们就不用去面对自己内心深处无法面对的东西。

       你需要去看清怨恨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它很可能是一种羞耻感,失败或挫折带来的羞耻感。

       正如在电影《无名之辈》里,两个小笨贼准备去抢劫,但他们又不敢去抢银行,于是抢了隔壁的手机店,最后发现抢到的还是模型机,而当其中的一个笨贼知道自己的行为并没有让人觉得很厉害,反而被人嘲笑是“沙雕”时,他怒火中烧,喊着要去杀了他们。这个怒火背后就是一种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是一个人很难面对的。

       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冲破头脑的牢笼,你需要去看到这份羞耻感。古人有云:知耻而后勇。当你看到并面对这份羞耻感时,它就会变成我们前进的动力。

       负面情绪实际上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潜意识很有智慧,它永远在寻求平衡。之前父母对你的批评和辱骂,是对你的生命力的打压,而为了平衡它,你会产生了怨恨或愤怒等情绪,它实际上是对打压的一种抗争。

       所以,你需要看到它,肯定它,确认它的重要性,并感谢它,你可以对它说:“我看到你,你很重要,谢谢你为我所做的一切。”

       然后,你需要看到,这些情绪实际上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只不过现在它被困住了,它的形式是僵化的,它是生命力被导向了错误的方向。

       现在你看到它了,你可以在你的内在给予它一片更大的空间,引导它去到一个更正向、更具有建设性的方向。你可以对自己说:“我可以运用这股生命力去创造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只有你的生活过得好了,才能真正地原谅或放下!

       到最后,只有你自己的生活过得好时,你才能够原谅或者放下父母曾经对自己的伤害(在此之前的原谅和放下是很难很难的)。这时,你才能够看到父母的局限和不足,才能接受父母本来的样子和命运的安排(上天就是给了我一对这样的父母),才能有力量对自己说:“父母给予了我生命就是最大的礼物,其他的我自己来创造!”


       希望以上文字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转自公众号:内在探险家,作者:林宗凯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