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单一人时,为何会恐慌和不知所措?

“我置身在一片昏黄的旷野中,周围没有任何人烟或是建筑。起初,我的心里有点儿担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得出去,想到这儿时,我开始没命地奔逃……有那么几次,我甚至已经知道自己在梦中,却仍旧无法醒来,那种总也逃不出的感觉既恐慌,又绝望……”


这是徐丽最近常会做的梦,她在一次沙龙中终于鼓起勇气讲起自己这个长期的困扰——不管做什么事都无法一个人,如果没有人陪伴,她就会陷入到很大的绝望感中。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徐丽都被一种难以摆脱的孤独感所纠缠,独处让她觉得已经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

有趣的是,沙龙中的其他人也纷纷讲起自己类似的感受,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感觉都是类似的。有一位年轻女孩说到,她无法一个人去吃饭,当没有人陪伴的时候,她宁可饿着肚子;另一位女士也说,她最害怕一个人在家,因此所有空闲的时间她都安排地满满的,去参加朋友聚会、沙龙活动、上各种培训班,从而尽量减少独自在家的时间……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体会,都不希望自己孤单一人。虽然有时你可能不想太多和人打交道,想在家里宅上几天,但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睡得昏天黑地,怎么也得出去转转;有时你可能在假期里难得清闲,计划看看书、养养花,但其实大部分时间里你都坐在电视机前发呆或是频繁换台……独处为什么会让人这样难以忍受?我们又应该如何学习独处呢?

 

人为什么害怕独处?

心探索:一个人为什么会不能和自己独处,或者说不能忍受一个人呆着呢?


张依雯:从本质上来说,人其实都是“关系”的人。外界的人存在于“我”的关系里,自我才形成一个有联接性的整体。与此同时,关系也是自我体验到自身存在感的关键所在,因为“我”需要不断借由“他人”来定义自己,同时也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有关自我的回应。虽然关系会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使人感到疲惫,因而也会有想要一个人呆一会、静一会儿的需要,但和对关系本身的需要比起来,则相对要少很多了。

心探索:也就是说,关系和他人的存在决定了自我无法一个人独处。

张依雯:和自己单独相处,其实是个比较漫长的养成的过程。一开始,初生的婴儿是没有所谓“物体恒常性”的,东西在眼前时就“存在”,消失的时候也意味着彻底的“消失”。这时候的人不知道“我”,没有主体自我的意识,因此不会感到孤单,或是有和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但在这之后不久,随着客体(主要是母亲)的持续出现和陪伴,主体的我慢慢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也就有了对所谓的“一个人”或是“在一起”的不同认知。

心探索:这之后,是不是也就进入了所谓“关系”的过程当中呢?

张依雯:是的,这时候婴孩对于母亲的需要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一刻也不想要离开母亲。孩子会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衣襟不放,而当母亲不在时,个体则会感到无比的焦虑与不安。

心探索:换句话说,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没办法一个人独自呆着的。

张依雯:的确是这样。有个实验表明,当母亲离开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孩子会越来越难以忍受这种分离带来的焦虑与不安感,开始哭闹或是摔打手中的玩具。这其中的“哭”我们可以看作是对母亲离开自己的抱怨,而摔打玩具,则是更为直观地对母亲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当然,这之后,母亲回来了,孩子也会逐渐回复到平静的状态。

而正是母亲从离开到回来这之间的时间,是培养一个人忍受孤独,和自己相处的关键。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明白母亲不可能时刻陪伴在自己身边这样一个事实,却也明白母亲最终还会回来,而并非就此抛弃了自己。所以,个体开始在这段时间里尝试让自己忍受住孤独,或是通过游戏、发呆、自言自语来主动排遣掉内心的不安。

心探索:也就是说,如果母亲真的做到了形影不离,孩子则会无休止地想要有人陪伴……但是,如果母亲一直不在身边,或是长时间地忽略孩子的感受,只会让一个人越来越感到独处时的不安,从而更加期望得到陪伴,是这样吗?

张依雯:这个总结很到位,事实就是如此。而且,这是一个在成长中需要不断被强化的主题。你会观察到一个现象,就好比小孩子在玩儿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地把头扭向母亲一边,以此来确定自己仍然有人陪伴。如果这时母亲的眼神刚好和孩子重合,那么这种对于安全感的承诺便可以顺利传递给孩子,相反,如果这时母亲正在忙其他的事情,那么,孩子便很有可能放下手里的游戏,直奔向母亲的怀抱。

这个“被许诺的时间”,就是一个人可以和自己独处的基础。母亲会说“一会儿我就回来”或是“你好好听话,下班我就来接你”,理想的方式下,这个被允诺的时间,是不断变长的,培养的正是一个人可以忍受孤独,独自和自己相守,并且学会自我充实的过程。

 


和自己在一起

心理学中有一个试验,叫做感觉剥夺。通过一些设备和仪器使人失去视觉、听觉、触觉等等,从而进入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独处”的封闭的自我世界里。结果发现,在接受试验的一组被试中,仅仅几分钟后,所有人便相继出现了呼吸局促、心律上升、紧张不安的表现。事后有些被试描述说,那种内心中的空旷的感觉非常难受,除了焦躁不安之外,就好像自己并不存在一样……

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的源头,生命就如同是一汪汩汩的泉水,不断有能量向外涌出。这种天然的内在活力在我们自身是以焦虑这种情绪被体验到的,而能量需要载体,焦虑需要释放,所以我们便需要和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

你在世间所闻、所见、所感知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是这能量的载体。“关系”是一条通路,它将我们自身的能量导引到他人身上,让“一个人”的世界得到释放。你可以通过他人得到自我的印证,或是获得肯定与认同,分担责任、痛苦或分享快乐。

当然,独处也同样重要。那个曾经由个体和母亲共同定义的“被允诺的时间”,最终会内化为内心——这个宇宙的秩序。一个人能够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就决定了其内在宇宙的广袤程度。任何对于智慧的领悟与修行,都需要自我的独处为基础。静心、瑜伽、内观、禅定,这些修行方法要做的正是主动屏蔽掉与外界的联系,将所有能量的投注收回内心,集中注意力在生命之源,万物归一,和自己在一起……

 

文章转载自心探索网站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