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对话解读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从意象角度看心理障碍,基本是这样的过程:

     心理障碍是消极的概括性的象征性意象引起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异常。

     心理障碍的产生过程是:1)在早期创伤性经验影响下产生消极的意象。2)消极的意象得到相似的消极意象反复加强,或被强烈消极情绪加强,被固定强化并概括化,成为一个具普遍性的意象,我称之为消极的意象原型(或者说是一个情结)。3)如果此意象原型概括水平高、影响大,就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即产生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维持的原因是: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低下,无法根据外界情况修改消极的意象原型。他们会把自己根据消极的意象原型对外界的想象当成真实情况。也就是现实检测的能力低下。

     我们都知道重性的精神病现实检测能力极低,(精神自诊手册)但是实际上,神经症等轻度的心理问题,也有现实检测能力的低下。

     由于意象和语言属于不同的认知系统。用语言改造意象有固有的困难。

     这样说很抽象,下面我做一点具体的解释。


1.消极意象的产生

     心理障碍的产生过程的第一步在早期创伤性经验影响下产生消极的意象。

     这里所说的创伤性经验指一切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的经验。从来源上,它大多来源于他人,极少来源于自然的灾害事件。

     社会的因素是心理疾病的原因,这一点是各种模型都同意的。精神分析理论指出本我与社会道德的冲突是心理疾病的原因。人本主义者罗杰斯指出父母对儿童的有条件的关心即“价值条件”是心理疾病的原因。这些都是正确的。从来源上,社会中的一些不利个人心理的因素是通过家庭影响到个人的。家庭中的一些不良的影响是更直接的原因。我们的观点与所有这些都不冲突。但是在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上对心理障碍原因的探讨不是我们观点的范围。我们只研究心理层面的机制,只关心创伤性经验如何引起心理障碍,不关心创伤性经验是由何而来。

     创伤性经验可以是一次创伤性事件,如被虐待或丧亲,也可以是反复出现的一类创伤性事件,反复出现的事件也许并不强烈,但是由于次数多,其影响也很大。如母亲对他的忽视,也许只体现在没有及时发现他饥饿了,但是重复就会引起严重影响。另外,在成年人看来是小事,对儿童也可以成为创伤性事件。例如,杀了儿童喜欢的小鸡,对儿童的创伤性未必小于朋友死亡。

     甚至一些表面上不是创伤性的经验实际上却是创伤性的。例如,父母对儿童溺爱,一切听儿童的。实际上也是创伤性的经验。因为,这使得儿童产生一种感受——儿童不能用语言表达——如果我们用语言表达的话,是不安全感:“如果他们连我耍赖都没有办法对付,他们是无能的,不能保护我。”在心理治疗中,回忆童年时,也的确有很多人这样说。


     由于心理障碍产生的第一步往往发生在生命早期,那时形象思维占据着比逻辑思维更主要的位置,所以创伤性经验引起的是当时的主要符号系统——意象的异常。而且正如我们前边所说,人对待情绪的经验,不是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而是用有情绪的符号——意象去把握。皮亚杰指出,当儿童有无意识的冲突时,如性兴趣、防止忧虑和恐怖、防止被攻击、防止与攻击者在一起、因害怕冒险或争夺而畏缩,他就会“需要一个更直接的象征作用”。皮亚杰是在分析象征游戏时这样说的,象征游戏是意象活动的表现之一,但是这也适合其他意象的活动。(皮亚杰和英海尔德 1986)

     当创伤性经验引起一种消极的感受时,当时的知觉被加工为意象。这个意象可以是当时情景的表象,也可以是一种象征性意象。意象成为情绪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见Peter J. Lang 1979),被储存在记忆里。

意象对话书籍

2.消极意象原型与心理障碍

     类似的意象的反复出现,就会加强成为一种模式,即意象的原型。消极的意象得到相似的消极意象反复加强,或被强烈消极情绪加强,被固定强化,成为消极的意象原型。这一消极意象原型是象征性的,因为即使它是包含创伤性事件的具体情景,这一情景也有了象征意义。如记忆中“被父母遗失”是“父母忽视我”的象征。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就会形成越来越概括水平高的意象原型。消极的意象原型反映了对世界对他人对人际关系的消极的基本认识。当形成消极的意象原型后,由于其影响大,就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症状,即产生心理障碍。

     由于意象原型可以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消极意象原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歪曲的。认知行为模型认为不是事件,而是人对事件的观念引起情绪和行为。意象模型认为不是外在事件,而是人通过意象原型的过滤而看到的事件引起情绪和行为。有消极意象原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歪曲的、消极的,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有问题的。因此,他们会产生消极情绪和不适当行为。这里说“不适当行为”是外界对他们的评价。而对他们自己来说,他们并不认为不适当。例如,一个人的消极意象原型是“世界是战场”,他就会在任何人身上看到敌意,就会把任何人看作敌人。对他来说,他的恐惧逃避行为是“合理的”。

     消极意象原型引起心理障碍,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的区别源于不同的消极意象原型。我们可以找出每种心理障碍特有的消极意象原型。每种消极意象原型决定了对世界、人生的一种基本的感性认识,决定了他的情绪基调和基本行为模式。

     例如,“战场中的无人注意的伤兵”这一消极意象原型,反映了“世界是危险的,我是无力的,我不被别人关心…”等认识。但是,不是可以说出来的认识而是感性认识;此消极意象原型还决定了一种恐惧、哀伤、愤懑混合的情绪基调,一种无所作为、逃避的、有时用言语攻击别人的行为模式。

     在理解新的经验时,消极意象原型会使人们对新经验的认知带有歪曲。


3.从一个消极的意象,到一个泛化的消极的意象的原型。这个过程是一个泛化的过程。

     婚姻失败的女子说,“男人太靠不住,好色,没有责任感”。

     实际上,她不过是遇到了一个“靠不住,好色,没有责任感”的丈夫,对其他男性,她并无知识。这就是泛化。她的泛化带来了一个偏差,她把在某一个男人那里发现的真实推广到其他男人,而其他男人未必是这样的人。

     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大偏差出现较少,大多是有小的偏差。但是积小成大,渐渐意义上越来越失真,能量也渐渐转化或转向,就形成了心理障碍。

     有时偏差和语言表述有关系,因为语词本身就有泛化性。比如,我们说男人如何如何的时候,所取的经验永远是来自部分男人,但是这个结论是推至所有男人的。

     受语言的影响,或者不受语言影响,受“相似者相互感应”规律影响,意象也就泛化了。由一个具体的事物的意象扩大为一个原型性的意象。

     泛化是有益处的,益处是拓展经验,举一反三。从一个男性那里得到了教训,在其他男性那里就会有所提防,免得重蹈覆辙。

     但是也会带来错误的可能,如果另一个男人刚好不是同样的人呢。

     心理问题就出现于在泛化的错误出现后,不能纠正。
意象对话书籍

心理障碍维持的原因


     由于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低下,无法根据外界情况修改消极意象原型。他们会把自己根据消极意象原型对外界的想象当成真实情况。这是心理障碍维持的原因。

     心理障碍患者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差。想象是借助意象来推测未来的过程。

     因为真实经验不是如心理障碍患者所看到的一样,如果他们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健全,他们就可以发现,实际的事件和自己想象的有差别,从而修改自己的消极意象原型。

     但是,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区分现实和想象,他们就觉察不到,和至少不能清楚地觉察到,事实不同于自己的想象。他们会把想象当成现实。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真的是完全无能,世界上真的没有谁会帮助自己,世界一片灰暗。因为意象是如此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在区分力差的他们看来,是如此真真切切。他们不能想象世界会有另一种面目。

     因此,他们不会想到修改消极意象原型。

     区分想象与现实的能力为什么会有人与人的不同?有几种可能:有可能是先天素质性原因;有可能是他们长期自我关注,和外界联系少,很少在生活中实际进行区分;有可能消极的想象会消弱这种能力;还有可能就是情绪太强烈的时候就减弱了这个能力;更有一个情况是,因为害怕现实而宁愿把想象当作现实。

     具有消极意象原型和缺少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这二点加起来就足以造成心理障碍。

     如果只具有消极意象原型而不缺少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心理障碍将不会维持而将自愈。如果缺少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但是不具有消极意象原型,也不会成为心理障碍。

     所有心理障碍患者都有消极的意象原型,所有正常人都没有。

     所有心理障碍患者区分想象和现实的能力都低。正常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此能力低。

     今天正在看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的书,他提出“精神交互作用”是维持神经症的原因。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说自己越注意自己的消极感受,这个感受就越明显,于是越要注意到消极感受,形成恶性的循环。实际上,神经症是把某种体验当作现实。他说“梦这种东西就是某种观念、情感和痛苦的体验,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后,照原始状态立即当作现实来加以感受的。患者的发作也可以比做是这种做梦或幻觉”。


     所以,意象对话技术也致力于帮助来访者学会区分想象和现实。


作者:朱建军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

心理咨询与治疗师

意象对话疗法唯一创始人

回归疗法创始人

现任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创办人

华东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北京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文化与心理治疗学组委员

深圳市心海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专家督导、顾问

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专家顾问


从业简历:

1986年起,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西南七校、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是我国文革后第一批心理咨询工作者;

198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心理系人格心理学方向硕士学位;

1988年起,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犯罪心理学教研室工作;

1990年,创立意象对话心理疗法;

1993年,师从于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曾性初先生;

1996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心理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学位;

2001年,创办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任系主任。

2013年,创立回归疗法。


个人著作有:

《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 、《你有几个灵魂——心理咨询中的人格意象分解》 、《意象对话心理治疗》 、《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 、《意象对话案例督导集》 、《意象对话心理学与中医》 、《爱本来可以不这样痛苦——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札记》 、《来自东方的心理疗法——意象对话心理治疗(中英文对照)》 、《释梦》 、《释梦500例》 、《解梦全书》 、《人是什么》 、《少女自卫手册》 、《心灵大厦漫游》 、《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 、《回家,越走越快乐——回归疗法入门》 、《生态环境心理研究》 、《心灵的年轮》 、《中国的人心与文化》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 、《坏传统》 、《焦虑的中国人》 、《中国历史名人的个性解读》 、《寻找中国历史的心灵密码》 、《红楼梦圆》 、《人格》等 30多部著作。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