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爱情与友情的完美统一?


撰文 | 李婧


编者按:
你、我、他,我们的灵魂,来此一趟是为了什么?作为情侣/夫妻,我们的相遇,有没有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更于这世间有益的事情?哪怕,仅仅是爱。发自真心的,不是像你爱我,而是像爱我自己一样对你的爱。哪怕这一点,就足够照耀这个地球。

很多恋人之间相处久了,一方会抱怨另一半与刚认识时越来越不同,甜蜜、感动、惊喜少了,淡漠与麻木多了,也越来越没有共同话题和讨论的兴趣。

“我感兴趣的他/她都不爱理,这样下去我快要干涸了……这还正常吗?”

而另一面,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人掏心掏肺吐露“感情箴言”:跟谁结婚,最终都差不多……爱得再深,都会被生活细节磨烦……

听得多了,你,是否心底有一丝怀疑?

在感情中,到底能不能做到既维持心灵紧密契合度,同时又照料好日常细碎?

深沉的爱恋共鸣,就一定会被过日子打败吗?

亲密与承诺、信赖共融的“友伴爱”,就真的只是个梦吗?

琴瑟和鸣,举案齐眉,夫荣妻贵——这几个词凸显了中国人对物质精神齐头并进的婚姻生活之模范期待。

究竟怎样做,可以不陷落到依恋、纠缠、怨念、冷暴力等情感心理窠臼?

怎样做,可以使爱情与友情完美统一?






解读专家   叶前

四叶草心灵成长工作室创始人、中科博爱(北京)医学心理研究总院首席咨询师、欧洲EMDR创伤治疗师、督导师,意象对话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委会EMD创伤心理治疗学组副秘书长、理事。



心探索:很多人都觉得:朋友做不得恋人,恋人做不了好朋友。——人们为什么容易有这种将两种事物对立起来的观点?

叶 前:进入婚姻后,头一两年还有激情,慢慢就淡去了。——因为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大多数夫妻如此,祖父母、父母都如此,所以一代代潜移默化继承了前人的模式,觉得“没得聊”太正常了,反而以此为“正确、正常”,进而又去传播:婚姻嘛,就那么回事……

这种无知无觉其实缺乏生命力,久之情感的被压抑一定会需要一个突破口,所以你会发现国人更容易在中年过后出现“情感不和”“外遇”“冷战”等诸种现象。

满足了生命前期的生存目标,自我感变突出了,能量才在此时聚焦,茫然感和怅然若失感浮现。所以也就有了“恋人做不了朋友”的论调。

心探索:也就是说,其实有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不自觉放弃了对“至美至真爱情模式”的追求。还有就是每个人心底又向往又怕,怕自己不够好,得不到,真的存在吗?……等等顾虑。

叶 前:人都是群居动物,需要交流、沟通,尤其是每日同处一个屋檐下的人,如果两个人没有更深层次的共振,没有新的东西注入,永远都是吃饭、穿衣、睡觉、家务等在维系着,那就不只是平淡,而是平庸了。

婚姻不仅是简单的1+1=2,而应该是>2,但很多人的日子过成了≤2,两个人慢慢内耗,渐渐爱会变得萎缩,变质也是早晚的事。

至真至美的感情状态是存在的,恋人同时又是最好的朋友,在日常生活缝隙里互相照料,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模式是非常有可能的,相信大多数人也都很向往。




心探索:婚姻是过加法这个说法太对了。刚刚说到国人中年过后容易感情出现缝隙,观之西方人,反而是生命前期尽情折腾:数次恋爱、甚至一夜情,充分探寻自我,明白想要的感情是怎样、什么模式,然后全心迎接真正的关系,这时反而不乱动摇,——充分为自己负责,也为婚姻承诺负责。

叶 前:人的精气神,在内在能量发挥正向的时候,是往上走的,你看国外四五十岁不结婚的人多得是,男帅女靓也多得是,每个人脸上都是“这就是我”的舒畅表情。

而当我们向某种“差不多这样吧”的东西妥协时,其实就已经破坏了自己的生命力,“气”往下走,不舒展。

为自己负责,就要区分感情中“被动接受”与“真正接纳”的区别,其实就是“忍受”和“自然包容”的区别,二者有根本差别,也会将情感能量导向截然不同的后果。

心探索:现在流行的不是“我和他/她聊得来”所以结婚,更多是同对方的外在标签结合,因此衍生了许多社会流行语:高富帅、白富美、穷屌丝、凤凰男……诸多择偶观和标准背后,不禁让人疑问:到底怎么做,才是真正能找到真爱的途径?

叶 前: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人更容易为家庭、社会、道德压力而活,同对方的社会标签结了婚:工作、收入、家庭、甚至户籍、增值力……

然而婚姻中最最核心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被压倒了最后,甚至都不见了。自然,真情就被淹没了。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每年高考一结束,离婚率就攀升:都怕影响孩子,等孩子十八岁了舒一口气,现在开始活出自己!可见,不管你喜欢激情式的恋情,还是友伴式的恋情,最紧要一点是:永远不要背离自我。

一个人可以骗任何人,但惟独骗不了自己,如果在感情中自编自导自演,骗到自己都入戏,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文章转自心探索网站:http://www.xintansuo.com/post/45026.html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