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谈早期印刻:本来就是这样

记得马基雅维利说,入侵者占领了一个地方后,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稳固住这个占领。


原因是,50年之后,老的一代人都死去了,对旧的国家的记忆也随之而去。新的一代人是在新的王朝下生长起来的,他们对旧的国家没有亲身经历、没有记忆,因而也就没有忠诚的感情。因此,新的一代就不会有很强的动机去驱逐入侵者。相反,因为他们童年记忆中记得的事情都是入侵者的统治,所以他们会很自然地觉得,被他们统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心理学中的一个规律是,人潜意识中的原始思维,对意识中的逻辑思维对人的影响要更大。而原始思维的特点是,早期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影响。还有一个特别的心理原理:一个人在婴儿期,他对世界是什么样子是没有任何先入之见的,在那个时候,他接触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就会在潜意识中觉得,世界“理所当然”就是这个样子。术语上,这叫作“早期印刻”。


如果一个成年人,已经有了很多人生经验了,遇到事情他就会对其有一个评价:这个事好或者不好,应该不应该如此,等等。但是,婴儿没有人生经验,所以他就会觉得:“不管我是不是喜欢,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原因和道理,世界它就是这个样子。”这就好像天是蓝色的,水是流动的一样,统治者就是用这个样子统治的。


中国台湾省1895年被日本占领,直到1945年,刚好是50年的时间。在那之前出生的台湾人,应该对日本人的统治很反感,但到了1945年前后,那些老人去世了,对日本的反感就会在台湾省大为减少。现在年纪大一些的台湾人,很多都是在日据时期出生和长大的,这些人的童年记忆中,一出生就是日本人统治,因而他们最自然的感觉上,是觉得日本人统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他长大后,读了中国的历史书,产生了“台湾不属于日本而属于中国”,这个新想法在他内心深处的影响力,远远不及童年时留下的那种感受。


如果小时候日本人做的事情让他感觉好,他会更加亲日;如果日本人做的事情不很好,他也会对日本人有轻微的好感;至少日本人的统治是和他的童年记忆联系在一起的,他对自己的童年总是有好感的,这个好感也会迁移到日本人身上;除非日本人对他太坏了,才会抵消他童年印刻作用所带来的影响。


当然,刚好在50年的时候,日本战败了而且失去了台湾,所以,下一代的台湾人对日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童年印刻了。当日据时期出生的那一代人纷纷离开世界后,台湾人就不再会那么亲日了——时间大概也不过是十年的样子。当然,由于受到日本文化,比如动漫等的影响,后来的孩子也还是会有亲日的人,但是其程度将相对小很多。


在方方面面,早期印刻都有一样的影响。在童年时,如果这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帝制国家,他就会觉得帝制是“天经地义”的。他不会想“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凭什么他做皇帝”,因为他感情上觉得,人世间天经地义会有个皇帝,而皇帝的儿子天经地义就应该是皇帝。在童年时,如果这个孩子生活在一个现代民主国家,他就会觉得民主是天经地义的,人人当然都是平等的,这还需要说吗?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世袭制度,国王是世袭的,贵族也是世袭的,平民——在孔子出现前——几乎不受教育。人们对此并无异议,平民也并不会因为受不到教育,缺乏上升机会而烦恼。等到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观念才被打破。汉代皇帝虽然是世袭,但是任何出身贫寒的人都有机会受到教育,也有机会成为社会上层的人物。汉代的人,就会觉得这才是天经地义的。等到了东晋,门阀政治占了上风。王谢等家族,天生就是贵族,而地位低下的家族中人,则很难有上升的机会。当时的说法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对此,大家也是视作理所当然。深圳心理咨询


什么情况下,人们会对某个民族的统治、某种制度、政治状况等,觉得不是理所当然的呢?那就是在转换的时期。比如,秦刚刚统一中国,采用郡县制替代封建制的时候,过去各国的旧贵族就会非常不满。比如,西晋刚刚有门阀形成的时候,文人们也很是不满。清初,满族人天生地位高,汉族人何止是不满,简直是恨之入骨。但是百年之后,就算是曾国藩这种孔圣人的门徒,去为清政府服务,也觉得自己做的是好事情了。转换期之所以会有不满,是因为那些在过去的制度下成长起来的人还活着,他们不觉得新的制度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新的比旧的好,他们也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新的不如旧的,他们就会很不开心。但即使新的制度更好,人们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比如辛亥革命后,共和国替代了君主制,本来是个好事情,但是很多人都还是感到不适应。深圳心理咨询师


当然早期印刻现象不是全部,理性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更好地生活会得到人的更多的喜爱。不过,即使是那些很理性的人,实际也一样会受到这个早期印刻的规律的影响。记得在物理学史上,就有史学家说过“新的学派替代旧的学派,并不是靠说服而让原来的物理学家改变观点,而是老一代物理学家去世后,新的物理学家接受了新的观点”。


所以我们要预测历史时,可以把早期印刻的因素考虑进去。青春期的经历对人的影响和童年期特别是婴幼儿期的经历对人的影响,在这两种影响中,童年期特别是婴幼儿期的影响力是更大的。青春期对人的影响,塑造了人的一些价值观念。只要我们能说服他们,这些价值观念是错误的,他们还可能改变这些观念——虽然很不容易。而婴幼儿期的影响,带来的是一种理所当然如此的人生感受,这更加难于改变——因为他们没有想,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他们觉得世界理所当然是这样的。他们不会反思,也没有动机去改变。


那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似乎我感觉做不了太多,因为历史社会政治的发展变迁,并不是任何人能去控制的。如果我们想让后代活在更好的世界中,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我们的力量,让今天的世界“稍微好一点”。因为今天我们做的一切,都会成为那些婴儿们的未来。深圳心理咨询


作者朱建军,选自朱建军书籍《焦虑的中国人》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