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情绪来了,该怎么办?(二)

情绪来了,该怎么办?(二)

主讲老师:艾坤蓁

 

上一篇谈到的是孩子的背负的东西。接下来就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说。我们的父母也是从小孩子的状态成长过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心结,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情结。
 
 
 
 
 
例如一些父母可能是小时候见过一些人很懒惰,他们的人生会过得比较辛苦,也可能被自己的家长拿这么一类人来恐吓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不好好地努力工作的话,那你将来的生活就过的跟他们一样。一方面,用这样的方式来威胁孩子,孩子可能会有一种动力;另一方面,也会在孩子的心理种下一定的阴影,会很担心害怕懒惰或者过不好的生活。
 
当我们的父母有这样的情结时,被这样子的担忧笼罩,一旦看到孩子不学习或者早上睡懒觉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升起愤怒,忍不住地朝孩子发脾气。
 
对孩子来说,可能在那个当下他到了需要休息的时间了,只是稍微放松了一下的时候就被骂了,心里也很是委屈。而这种委屈还会转移到对学习的厌恶上,所以他反而会不喜欢学习,厌恶写作业,或者写作业拖延等等,久而久之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里。
 
当我们透过情结去看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被一叶障目,看不到孩子已经做到的。当孩子已经积极地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没被看见的时候,慢慢地他的动力也就不那么的强了。所以如果有机会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或者心理学的学习,试着往自己的内心去找自己的情结,当我们看到自己内在的恐惧,自己的情结被慢慢地一点点松开之后,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看到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带着有情结的有色眼镜去看孩子。这样我们才能够及时去肯定到孩子的努力,鼓励他们更好的成长。
 
父母的成长会给孩子一种氛围。当然不是说父母成长了,孩子就不用成长了,而是父母和孩子各有各的结,父母的成长对孩子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有困扰的话,排除智力的因素,也可能是被情结拖拽着,并不是孩子真的是道德层面的不好,或者是没有责任心等等。
 
孩子的自我认同感是比较脆弱的,对孩子过早、过多的给他们一些标签,这些标签和评价可能让孩子认为我就是这样不好的,当他做不好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客观的负面评价,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会导致孩子会有更少的动力去想去活出更好的自己。
 



 
 
 
 
 
 
不光是父母和孩子的情结会互相干扰,形成恶性循环,同样夫妻关系、亲密关系、情侣之间的关系也都会有相互影响。我试着举一些被情结扰动的例子给大家一些参考。
 
我们可能常听到在伴侣或夫妻之间会比较常出现的一个状态,比如有一方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希望我什么都不说,我的另一半会懂我。作为另一半就会很辛苦也很痛苦,你不说,我怎么懂你。但是对这个什么都不想说就希望对方懂自己的人来说,他自己其实也可能会很难说得出来他的需求。这样两人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方总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怒火中烧,然后对另一半发火;另一半会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却都不能令对方满意,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
 
当我们意识不到背后的原因,又被这些情结驱动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地想要对方给予满足,在这种关系里面其实两个人都是很难受的。大家可以试想在我们在人生哪个阶段,我们是不需要说话,对方就能懂我的。除了特别默契的情侣,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恐怕就只有婴儿期了。一岁以内的孩子处在饿了就哭或者尿了就哭的状态,他确实不需要说话。甚至有一些妈妈在孩子都还没有哭,只是嗯一下的时候,妈妈就能通过孩子的声音知道孩子是饿了?尿了?还是不舒服了?这就是早期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用语言就能够被懂得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经验。
 
如果在一个人特别早期的时候,他需要得到这样的父母的回应的时候,而父母没有给到。在心理上,这个孩子的这一部分心理需要就会一直固着在这里。哪怕他已经是成年人,已经结婚或者为人父母,一旦处在被触动到的时候,他就会一下子在心理上回到婴儿的状态,流露出婴儿时期才有的心理需要:我希望什么都不说,你就能懂我。如果我跟你说了,你再来做的话,那就不叫懂我了。当然也有一些人心理有一些需求,不是他不说,而是他真的没有办法表达出来,这会让他的另一半也会很辛苦。当然我在这里不是指责父母,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会有很多的不同。有些家庭处于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等等。
 
在夫妻关系、恋爱关系中,我们会很容易在爱人面前放松下来,在心理上依赖对方,会自然而然的退回到比较小的心理状态。有的人会形容他们的夫妻关系或恋人关系,管自己的老公或男朋友叫爸爸,哥哥,甚至是各种比较小的称呼。甚至也有些男人会称呼自己的老婆为妈妈一样。
 
当我们在心理上处于比较小年龄阶段时,早期一些没有被满足的情结、创伤体验就会涌出来,他会控制不住的希望对方来满足自己。当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时候就有很大的怒火,并朝着对方发过去。当面临这种情况时,因为大部分人是没有深度的心理体验的,在意识层面完全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了,我都做了这么多,你还这样子。久而久之就会对我们的关系造成损伤。
 
只有等早期的情结一点点被修复后,能够感受到爱的时候,他才能很自如的表达他的需要。在此之前他甚至会觉得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需要是羞耻的。因为当他处在无力感的状态时,你让他说出来自己想要的才能得到,他会有自恋受损,会很容易感到愤怒。
 




 
 
 
 
 
最近这几天在新闻里面看到,有某个机构在指导妈妈教小孩学会趴睡,或者按时喂奶,类似这样的哺育孩子的方式。看了之后会有一种深深的担忧,因为我们知道人生早期的经历,对我们的一生的心理和人格剧本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孩子人格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就用这种方式养育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很多的不安全感,继而影响到很多方面,比如人际关系,无法信任别人,因为他容易处在恐惧中所以学习上也记不住东西,甚至工作后也不容易跟人建立关系,很容易逃避或频繁辞职等等。
 
早期的陪伴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会对他的恋爱关系产生影响。早期跟父母建立起来的依恋感与信任感,会影响到他之后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妈妈在怀孕和生孩子期间是很容易让妈妈自己心理上退回到婴幼儿期,甚至是胎儿期,也会容易产生无助、无力,恐惧、害怕等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状态会让妈妈感觉到自己没有能力,抚养不了孩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前、产后抑郁。如果妈妈能够得到很好的爱、支持和修复的话,有了好的感受和比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她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比较好的回应到孩子。能够让孩子按需喂养,就是当孩子饿了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等待太久,不要让他等几个小时才喂奶。
 
婴儿早期是孩子建立存在感,自体感,自我感的很重要的阶段。
 
特别是在早期,比如3个月之前,特别是1个月以内,尽量不要让孩子单独一个人待着。当他醒了后,可以给他比较温和的陪伴,陪伴在他身边跟他用婴儿式的语言沟通,哦...,咿呀...等这类的。他会感觉到有人在回应他,通过触摸,抚摸,拥抱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比较好的存在感,自体感,他会有一种我感。如果早期的拥抱和陪伴很少的话,他在心理上容易形成不存在感,他会觉得自己是没有我的,很容易有被侵入感。他会很恐慌,他会用各种方式隔开自己和别人。有些人有很好的交际的能力,但他心里的某处总会觉的没法跟人建立关系,总是被某种东西隔着,心里总是有一种孤独感。早期不被抱的孩子或者很少被抱的孩子,在他的人际关系当中会很容易有这种感受。因为孩子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感跟大人是很不同的,特别在婴幼儿的早期。如果让孩子单独一个人处在很黑暗的地方或者没有陪伴的情况下,他会觉得时间是特别的特别的漫长。因此,在早期给孩子的陪伴过程中,尽可能不要让他独自待着。
 
只有当个人的早期的自体感以及婴儿期的需求被满足后,在现实中他才不会对自己的伴侣有那样的婴儿式的需求。如果他内心更深处的本源没有被修复和解决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另一半就很难理解他的需要。就算你们可能很有默契,第一次满足了,还会需要第二次,第三次,第一百次,他还会要1000次的满足。因为他最初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后续的需求只是一种补偿,如果根上没有解决的话这种需求会没完没了的出现
 
 
在生活、工作、学习当中的同事、家人互动中激起的很难受的情绪,这种情绪我们不懂得如何处理它,可能会让我们很难受。很多的时我们也会选择压抑或者逃避的方式去处理这些情绪,看似当时的情绪有所缓解,但是能量是守恒的,这部分的情绪会一直在那里,积少成多,直到某一天溃堤。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面对它,去了解这个难受背后的根源,顺着情绪的线索去摸索藏在背后一些固结的心理能量或者心结,去尝试着解开这些心结。只有当心结慢慢松开,我们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才能不受这些情结的控制,才会相对更舒服和自由,同时这部分的固结情绪才会转化,我们才能具有那种由内而外的动力。
 
今天的时间差不多到了,我再说几句做一个总结吧。负面的情绪未必是一个坏事情,当我们一点点认真的对待它,看待它,认识它的时候,它反而能够成为我们的一个帮手和支持者。我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祝大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懂得爱和被爱。晚安!
 
 
 
 
文章图片由琛视觉授权提供给心海湾使用,版权与拍摄服务可联系微信号:photoccl
 
 
 
 
 
 
艾坤蓁老师新一期
 
网络小组正在招生...
 
 
(点击标题可获得课程链接)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