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文章||心病的产生与治愈,教育/助人的方式,都从这里开始……(上)

1
 
能量:久心病,会成身病
 
故事还要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一个在心理学崭露头角的青年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他一直在思考,该如何理解那么多人,不仅心理出了问题,而且还让自己的身体都出了问题——眼睛突然失明,手脚突然瘫痪。去医院找不到任何的器质性的病变。
 
随着他不断地使用“自由联想”、“催眠术”等方式,发现了——
 
一个女人眼睛突然失明,是因为不愿意看到自己内心深爱的父亲死掉;
 
一个男人不愿意做违背自己道德的事情去伤害别人,于是让自己的手脚瘫痪……
 
这种疾病后来被人们定义为“癔症”(也叫歇斯底里症)。
 
民间说一个人“撒癔症”了,一些农村妇女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件事,突然就晕倒,突然就口吐白沫的症状。
 
虽然随着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少。但是这种病症,引发了弗洛伊德老先生特别深的思考。
 
最后,这种疾病的类型形成了一种心病的“范式”:
 
这些人为什么会病?因为他们压抑了自己内在的能量。
 
而这种能量压抑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从心理的能量转化为一种现实的表现——眼睛失明、手脚瘫痪,躯体部位的疼痛。
 
这样的思维模式,其实在几千年前中国人的传统医学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虚症转为实症。
 
原来仅仅是一种“气滞血瘀”,久而久之,反而会形成“结石”、“肿瘤”、“息肉”。
 
某种意义上,心病到了极致,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问题。甚至超越了“癔症”的范畴。毕竟癔症还没有器质性病变,而一些长期的情绪积压,会直接产生生理性的病变。
 
例如,医学上已经明确证实的,长期焦虑状态,会产生严重的胃肠溃疡,长期在愤怒和压力下,会影响血压……
 
虽然能量这个词很“悬”,但稍有物理学常识的人也可以理解,有的物理能量也并非看得见摸得着——微波炉,电磁信号……但你不能忽视他的存在。
 
一百多年前的弗洛伊德很难具备当下人们对于科学的理解。
 
但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他已经提出:心理也是一种能量,某种意义上和物理能量的规律是一致的。也遵循着“能量守恒”、“能量不灭”等基本原则。
 
一个跨时代的理解,在不太确定的蒙昧中伊始:
 
人们的心病会影响身病。
 
而能量的特征是决定你的心理问题的最核心的来源。
 

深圳心海湾心理
 
2
 
心理能量:流动的才是健康的
 
什么样的能量是健康的?
 
几百年的心病案例告诉我们,凡事凝滞在那里的往往是不健康的状态,反之,流动的才是健康的。
 
人的内在也如同大自然的生态循环一般。要有不断的流动状态,才可以确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一般意义上,流动的河流是清澈的。
 
水一旦停下来,往往都会产生微生物,大量富营养化,最后变脏变丑。
 
人的内在也是同理。
 
身体不动会变胖,心智不动会变傻,情绪不宣泄就会凝滞;信念不改变就会“黑化”。
 
那,心理能量的河流的起点,到底是什么呢?
 
广义的来讲,心理能量的起点是欲望。
 
如果一个人从本源上,对这个世界无欲无求,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人“不在三界内,跳出五行中”,已经活成了大罗金仙。
 
但是活在生活中的人,必然有各种各样的欲望。
 
而那些所谓“我没有任何欲望”、“我对外界没要求,没期待”的人,往往更多的是“受挫后不敢提要求”的人而已。
 
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孩子,他对于某个玩具产生了好奇心,也就是一个想要去摸去玩去感受去占有这个玩具的欲望。
 
而如果这个玩具是商场的,妈妈不愿意买给他。你就会看到这个孩子内在的心理能量的爆发——大喊大叫,声嘶力竭的哭喊,一路的嚎叫……
 
也许最后妈妈妥协了,心满意足的带走了心爱的玩具(虽然可能玩几天就扔了);也许嚎叫着也接受了没有买到玩具的事实:“还是我妈厉害”;也许吃到了心仪的快餐(间接满足)。
 
但那些情绪表现,就是心理能量的流动,现在可以理解——我们的心理能量真的是不亚于物理能量了吧?
 
很多时候你看到孩子的能量,真的可以感受到,在那个小小的灵魂里,有着一颗颗的核弹在引爆。
 
但不得不说,这是健康的。因为他们不仅有欲望的产生,也有欲望的表达,更有宣泄和结果。
 
欲望产生,起心动念,人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玩具,是关爱,是金钱,是名气,还是其他?而不是混淆的状态。
 
欲望表达,可以用理性,也可以用现实,可以用言语,也可以用身体……
 
表达是清晰明确,不压抑,不沉溺的,这样的表达,一方面让外界知道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让自身也明确自身的需求。
 
实际结果,是得到了直接的满足,替代的满足,亦或是被阻碍了。这决定了你未来的综合成败感,以及一些信念的形成。
 
比如,一个人想要加薪,这是一个起心动念(欲望产生),这个人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欲望是加薪,而不是升官,更不是拍领导马屁。
 
一个人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欲望,才能不会在“心理能量流动之旅”上迷失自己。
 
于是,他需要各种各样的策略去思考:我该怎么才能加薪,我现在具备不具备这样的资本去和领导谈,我该怎么谈,我该怎么投其所好,还是摆明立场,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
 
这个人可能会搜索“如何和领导加薪”,去购买“职场成功课”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听,偶尔记住了一些不错的说法和表达。
 
另一方面,他也会感受到这个欲望已经产生了很久,但是在现实中一直没有实现的情绪上的焦灼感——毕竟这个欲望没有宣泄出来。这个心理能量起码不会立刻就流动,而是在哪里压抑着,沉溺着。
 
终于有一天,无论是自己准备好了,时机到了,还是赶上一个领导主动询问的机会。这个人表达了自己的主张。领导也许会说:“我考虑考虑”;或者接受或者拒绝。
 
而外界的回应会成为这个人对自己这个欲望“成败感”的判定。
 
老板说:“你最近做的不错,可以考虑加到你理想的程度”欲望满足,爽!回去和朋友欢聚请客!感觉自己有一种征服了领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未来在类似的事情上的信念就会变成“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我可以通过我的双手实现我的职场幸福!”
 
当然,也有可能是,领导觉得“加薪的时机和理由不成熟”、“你还需要再努力努力,当然,也不是否定你这个人的能力啊”、“你看,公司现在也挺困难……”
 
这些回应,无论怎么说的,基本上对于这个欲望的满足都是失败的。
 
“我失败了”,进而人们就会去理解这件事,心理学上称之为“归因”、“认知再平衡”。就会产生一些信念。
 
如“可能确实自己还不够优秀吧”、“这个领导就是太抠门”、“大不了我就消极怠工,挣点外快”……
 
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你形成内在信念和综合成败体验的开端。
 
也可以理解为,你怎么看这个世界,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的欲望以及表达的方式,以及欲望的实现结果这几个要素。
 

深圳心海湾心理
 
3
 
混乱的心理能量
 
说了这么多,心病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简单而言,心病往往出现在这三个环节:
 
欲望产生的混淆;
 
愿望表达的受阻;
 
实现结果的失败。
 
欲望产生的混淆往往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随着成长,我们每天的欲望不可能只有一个。内心不是只有一条河流在流动。
 
这个在“双十一”期间感受非常明显——想买的东西好多,又会感慨自己赚钱的能力有限;
 
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找个有钱的好老公/男友,却又觉得靠别人太丢人;
 
问自己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却又告诉自己“一年就一次,该囤货就要囤货”……
 
体内各种“真气”乱窜,往往就会忘记自己为何而出发——初心,也就是你早期的欲望。
 
就如同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边缘型人格障碍。
 
这类人的内心是深深的渴求关爱和关系的满足。
 
他们往往内在很需要“妈妈爱TA”,但是得不到,久而久之,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欲望去混淆自己本源的需要:他们会用疯狂的购物,珍馐美味,美好的肉体欢愉……
 
而过度的消费,暴食,性乱后是无尽的空虚和无意义感。又会让TA感觉到:这并不是我本源的欲望。
 
看不清本源的欲望,通过各种各样的欲望来混淆,往往导致的是无效的结果。
 
这样的人,只有在爱里,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即便她们会认为自己并不需要。)
 
愿望表达的受阻,一方面来源于现实,当我们进入到社会中,就不可能所有的愿望都会立刻满足,哪怕你想要去卫生间,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地方才能满足;另一方面来源于你习惯的模式。
 
最典型的两种模式,一种叫做压抑模式,另一种叫做沉溺模式。
 
压抑的状态如同为你的河流筑起拦河大坝:
 
“我想要玩游戏”-“不,你不想”;
 
“我想要赚钱”-“就你?做不到!”
 
内在的阻碍信念越来越多,内心的欲望就如同拦住的水库水。
 
久堵不泄,必为大患。
 
当内在的心理防线崩塌之时,也就是人格崩解之时。
 
 
沉溺的方式,如同水流成了旋涡——水还在是在流动的,只是失去了方向性。
 
就如同有的人在情绪表达时,不再对外表达,而是一种在内在世界里的状态。其实很常见的就是成瘾行为。
 
网络成瘾者,事实上内在的信念中是现实成功的欲望无法表达而转向了互联网世界的执着;
 
囤积成瘾,内在安全感不足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替代行为;
 
酒瘾,大多也是从现实生活的痛苦中寻找一些缓解的间接方式……
 
而满足欲望的实际结果,直接判定了我们的成败体验:
 
总可以满足欲望——成功;
 
总是不能满足欲望——失败。
 
从生物进化角度,失败意味着死亡。
 
在远古的进化中,凡事失败的动物,都永远的留在了历史长河中。虽然现代社会不会让失败者直接死掉。
 
但是内在的焦虑会一直存在。这时,人们满足的欲望就不是本初的欲望,而是“如何缓解失败带来的焦虑感,痛苦感”的欲望。也可以理解为——别让我难受了。
 
于是,我们会“骗”自己———归因,找一个新的理由来让自己感觉到“没事,没事,一切都是ok的”。
 
面对失败所产生的痛苦感时,没有真正的勇士。即便是最勇猛的人,也会用“只要我努力,下一次一定会更好”这样的信念来“欺骗”自己。因为从理性上而言,谁知道下一次会不会更好,还是死的更惨?
 
但是总之,只要能够欺骗自己的信念在,它就可以让你的失败感得到缓解。直到……
 
直到下一次,这个信念是无效的。
 
比如第一次没有加薪成功的人,她可能会觉得:“只要我努力,下次领导就会给加薪”。
 
但是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再次和领导的沟通,领导还是面露难色,表示拒绝。这一次,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这个人的内心信念就变成了:
 
“妈的,我好傻,我还天真的以为这个资本家会理解我的生活我的难处,全是扯淡的!”
 
这一次失败留下的信念,不再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只要我努力,一定会成功”。而是变成了“全是扯淡的,一切都是假的”。
 
于是这个人选择消沉,选择无所作为,选择消极怠工……果不其然,她被开除了。
 
开除的那一天,她淡然的笑着,淡然的背后是一种“信念被证实”的满足感:“你看,这孙子早就看我不爽,果然如此。”
 
人们内在的崩塌,来源与信念的崩塌;而这些信念的产生,往往来源于为人生中失败事件的解释。
 
看不清自己内心在哪个方面是失败的,并且为自己的失败建立了一道又一道的铠甲(失败应对信念),是产生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