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背后的故事 ——控制的吃与失控

 

      初见17岁的晓雅,我的心头一紧。脑海里浮现出多年前在康宁医院实习时见过的一张照片——体重仅31公斤的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卡罗。在2007年米兰时装周期间,一幅以伊莎贝尔?卡罗为主角的拒绝厌食症标题的广告牌在意大利各地林立,以裸照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厌食症的吞噬力量……同时也在各大媒体曝光,触目惊心的广告引发相当大的争议。

     
     晓雅是由于过度节食,出现了低血糖及发育不良等身体状况,这个身高一米六五的花季女孩瘦得好像失去了物理的质量,体重只有38公斤。厌食症改变了这个女孩的生活轨迹,她只有一个生命目标:瘦,再瘦…… 
     
      访谈中,晓雅有些执拗地端坐在角落,几乎不怎么开口,多是由陪她前来的母亲讲述。晓雅的妈妈在深圳一家公司做业务经理,晓雅十二岁前在河南老家与外婆同住。外婆很严厉,在她严格的管控下,对自己不满也成为晓雅常规的心理状态,这也养成了她极为好强的个性,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极致。当母亲再婚后将她接来深圳上中学,并没有改善晓雅的状态,新环境反而让本来就生分的母女冲突频发!她讨厌妈妈,更讨厌妈妈让她吃东西。对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晓雅初中三年级开始减肥,只用一个假期就从50公斤减到40公斤……此后,陷入了厌食、贪食、减肥的恶性循环中。妈妈说,晓雅几乎很少吃正餐,但有时会在房间吃很多“垃圾食品”,如泡面,饼干之类,然后却又采取催吐把刚吃的食物都吐出来。这一行为让母亲觉得不解的同时,更加不安!于是,想方设法让晓雅多吃饭,但越是让她吃,她就越少吃,情况完全失控。
     
      看到孩子一天天消瘦下去,晓雅的母亲感觉到很无助或者说无能,虽然尝试了很多办法,但依然会感到很惊慌和焦虑。从某种程度上,这也强化了晓雅的厌食行为。无论厌食还是贪食,发生的机制都是类似的——就是控制。通常节食到了极致,绝望与沮丧会让她们控制不住地找一种方式寻求解脱,就有可能由厌食转为贪食,然后采取呕吐、导泻等手段再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从家庭背景上理解厌食症。当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控制,孩子唯一可以控制的便是自己的吃饭和自己的身体。因此,进食障碍孩子的家庭中,亲子关系往往是非常羁绊的:过度约束,过度限制,过度保护。晓雅的妈妈在访谈中曾一度感到很委屈,她这样说道:“这孩子早早失去父爱,我一直怕她受此影响,被人欺负,所以对她要求严格都是出于爱呀!”,“从小她喜欢什么,基本都会买给她!我可是连她的保险都给她买到六十岁了……”
  
      一个孩子得了厌食症,往往影响到家里所有人,整个家庭都被孩子的厌食症紧紧锁住。作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探索病人的个人经验、家庭关系、情感和困难,有助于病人将自己的整个生活与进食问题联系起来,并看到其自我饥饿背后的含义。在这个典型的进食障碍的案例中,晓雅无不例外的是改变动机不是很高,母亲的求助动机往往比她高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访谈我了解到,这是因为晓雅在厌食行为中会有一种虚假的控制生命的感觉,当身体变得越来越瘦的时候,会有一种成功感,或者原本不是很关心自己的妈妈,在自己生了病之后开始特别关心自己。这几方面会让晓雅感觉到,进食失调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好处。
     
      厌食症患者一个值得注意的人格特质是极端完美主义——不断实现更高的目标。这样的人格特征在青春期之前,可能会表现为学习上争强好胜;到了青春期,女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是不是苗条,于是,瘦就成为一个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确定,就可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实现。生活中,晓雅就是在吃饭这事儿上与母亲形成了斗争。本来她想要的是心理上的关心,可是母亲给她的却是在吃饭上更多的关注,忽略了她想要的关爱,她就以不吃东西的方式引起母亲的注意,反抗母亲。想籍此把爱从继父那里夺回来。晓雅的这种家庭结构让她感觉到被忽视,所以,她获取关注的方式就是努力让自己表现优秀。
     
     我们知道,厌食症是一种精神失调,因此,只有处理症状表面之下的心理问题,病人才有可能彻底康复。厌食症最大的含义和功能是“控制”。厌食症不是单纯的进食和体重问题,而是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生命驾驭感的心理问题。目前,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解释是:青少年时期的任务是追求自主和探索自我的身份感,而厌食者却体会到“无能为力的无能感”,晓雅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身体,体重下降的“成功”给了她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进一步维持自我饥饿的症状循环。
     
      二个小时的访谈结束后,晓雅明确表示她是被妈妈拉来的,下次不会再来了,不存在求助动机。在晓雅妈妈的一再歉意中,我送这对母女走出咨询室。面对这个无助的母亲,我能做的只是让她尽量看明白孩子厌食背后的故事是什么;不停地强迫孩子吃东西,孩子便会形成逆反,结果铸成恶性循环。希望在这个家庭能有人就此产生改变,从而有机会打破孩子与父母权利斗争的恶性循环。

注:本文为心海湾咨询师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
  •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