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爱暴力

 

    “ 爱也会成为暴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啊!”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有此疑问,他们尽自己所能的照顾、呵护孩子,倾其所有为了孩子。出于爱的本意,却未见得都是对孩子有益的。“比如有的父母过于溺爱,让孩子成为一个自私的人,未来在成年人世界里得不到认同;有的控制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有的怕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干扰而剥夺他们独立思考、判断、行动的权利,导致孩子成年后无法面对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还有的父母将自己的焦虑、恐惧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误以为因为自己,父母亲才放弃了幸福的机会;当然也不乏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炫耀的物品,等等。”柏燕谊列出了几种爱暴力的典型表现。

    当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而是控制、溺爱,或者按自己的经验剥夺了孩子独立体会成长、挫折,并从挫折中有所收获的机会,都是父母意识不到的爱暴力。爱暴力往往表现的很隐蔽

爱暴力1“好父母”会上瘾

    心理专家曾奇峰曾讲过一个案例:一位妈妈第一次训练孩子独自睡觉,她为儿子盖好被子,然后走到门口,“宝贝晚安,好好睡吧!”儿子答:“好的妈妈,晚安!”妈妈关灯出门,在门外,内心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毕竟儿子已经和自己睡了好几年。于是妈妈踌躇了一下,又返回儿子的卧室,开灯。儿子充满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说:“宝宝,你自己睡不会害怕吧?”儿子迟疑了一下,对妈妈说:“我害怕,我不想自己睡。”

    在孩子独立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一种焦虑:我们是不是不再有用,不再被儿女需要?是不是没有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不再能获得满足孩子的成就感?于是就有了不让孩子独立睡觉、独立面对挫折的妈妈。“这样的父母显然是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无法节制自己的爱,无法忍受孩子的独立,以及自己在孩子面前不再无所不能。更深沉的原因是无法面对因自己不再是孩子心中全能超人父母而带来的价值感和幸福感的缺失。”柏燕谊认为:“当父母习惯借由满足子女的要求而释放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挫折时,就在不经意间成了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

    台湾家庭情绪智商发展协会理事长刘仁洲根据自己十多年的观察,认为不合格的父母主要有两种表现类型,一种是“抢孩子的力量”,专断、权威地剥夺孩子决定的权利,一种是“给孩子不需要的力量”,纵容、溺爱

    无论哪种父母,在心理咨询师孙燕看来,都可能跟家长自己小时候被冷落有关,没有真正地经历过怎么是被合宜地爱,不太会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去爱孩子。“合宜的爱的方式是真正地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比如3岁孩子开始需要独立性,随着年龄增长,应该给孩子越来越多的独立性。但是溺爱型的父母,是不管你多大,我就要一直给你喂奶。满足于自己的感受,陶醉于我是一个好家长。”

爱暴力情感过度依附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孩子。离不开的原因除了无法面对作为父母全能感的丧失,还有情感上的其他需求。

    自从杰杰出生,本来就不爱社交的妈妈除了工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照顾饮食起居,陪儿子上各种兴趣班,上3年级的杰杰,假期的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弹琴,几点听英语……到点我就会提醒他,杰杰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节奏。”说起听话又懂事的儿子,妈妈很自豪。

    心理咨询师孙燕认为,这种爱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从家庭治疗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跟朋友或配偶的关系比较弱,不能满足自己的人际关系需要,就会有一个危险的倾向,通过跟孩子的互动来得到满足。”这种亲子关系,有一个说法就是情感过度依附。“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在父母心中,孩子才是自己的配偶(包括情感、心理层面)。而对配偶最好的操控,就是溺爱,让对方离不开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缺失跟配偶或朋友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又会去找自己的孩子来满足,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家长不经意间都有此倾向,当萱萱爸爸发觉自己的确有点儿控制女儿,黏女儿时,“我会把注意力转移,跟妻子聊聊天,或者上网跟朋友下盘棋。”

   “只有父母摆正关系,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减少放在孩子身上的精力,拥有自己成熟的社会关系,朋友圈,不用老是想怎么去教育孩子,结果自然就好了。因为孩子在家里的位置是合适的,家庭结构也会比较健康。”孙燕补充说。

爱暴力一味地否定和打压

    与杰杰妈的情感需求不同的是,陈盈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女儿能像自己当年那样学习成绩样样优秀,并完成自己当年没有出国留学的梦想。读初二的女儿已经很优秀了,思维敏捷,上课踊跃发言,可她总“感觉自己很糟糕”,因为没有考上父母期待的好中学,妈妈甚至不允许她在家穿校服,认为“碍眼、丢脸”。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是通过他们的父母完成的。父母就是孩子成长的镜子,他们看到的自己,正是父母、师长、社会向他们呈现出来的自己。”柏燕谊说,“父母打压孩子自信的真正动机,是恐惧孩子发展得比自己好,超越自己,害怕从孩子的成功中对照出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在这种恐惧下,父母会持续地给孩子心理暗示,以爱的名义打压、责备孩子,扼杀他们成长中显示的天分。很多孩子会接受这样的暗示,对自己的才华视而不见,宁愿庸碌地工作生活,从而完成对父母的忠诚。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永远只是否定和打压,那么就算孩子再优秀,也只能看到父母眼中一无是处的自己。”

    另外,经常被父母不认可的孩子也容易抑郁,因为愤怒的情绪无法宣泄,就会转为自我的内部攻击,伤害自己。

爱暴力边界感在纵容中消失

    操控的反面是放纵,这也是亲子关系中父母不恰当爱的表现。

    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被隔离的地带,有孩子任意攀爬,父母在一边不闻不问;孩子要上厕所,父母插队让孩子先上;博物馆里,在“请勿触摸”的提示牌前,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偷偷摸一把……

    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其实是害了孩子。“因为父母不能给孩子一个行为的边界,孩子就没有规则意识。将来走向社会,他们就会认为凡事规则要求都是对自己不好。”孙燕感叹。

    在德国以“出于爱的纪律”闻名的萨勒姆王宫中学,其前校长班哈德·毕博在《有纪律的孩子更优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出版)一书中写道:“缺失纪律将使人生杂乱无章,放任的教育只会让孩子在未来承受更多的苦果。出于爱的纪律,才能赋予孩子真正的自由,从小学会服从、让步、负责任的孩子,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

    也许你会感慨,做父母是在太难了!的确如此,很少有人是在非常完美、民主的环境下成长,作为父母的我们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父母持续性的自我成长很重要,比如上一些心理学课程,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相处。”孙燕建议。避免让孩子成为爱暴力的牺牲品,除了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尊重,还要冷静下来,看看自身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

   “现代父母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看见’自己。”刘仁洲表示。想成为好父母,先决条件是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去,而所谓的“过去”,也包括上一代的教养方式。有些父母不知道上一代的教养方式为自己的生命带来的某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与孩子互动过程中,都有意、无意地影响孩子。学习做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对自己有耐心,不要遇到事情就批判、惩罚自己。

    好好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后,才能成为‘有力量的父母’。”刘仁洲说。

 

做有力量的父母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根据研究把父母的教养类型分成4类:民主型、权威型、溺爱型、忽视型。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们既给孩子充分的“温暖、支持”,又给予适当的“指导,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尊重,同时发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纳与个人控制。但值得注意的是,“民主型”与“溺爱型”仅一线之隔。台湾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学所副教授陈富美指出,若父母只是一味给予孩子“温暖、支持”,却未给予适当的“指导,要求”,赋予适度的自由,将变成溺爱型的父母,孩子无法制止本身负向、不合理的行为,自我接纳能力也低。

    为此,柏燕谊认为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

1.父母是孩子自我认识的启蒙者,不是孩子自我塑造的规划者。

    比如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父母是给孩子接触的机会,绝不是规划孩子的人生。

2.培养孩子先做一个人,再做一个有技能的人,然后是有优秀技能的人。

    步骤不能错。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让孩子爱上兴趣的对象,而不是出于某种功利或目的。

3.让孩子学会接受,而不是压抑。

    比如听爸爸妈妈的话,接受地听,孩子会感觉很健康,很幸福,很自信;压抑地听,孩子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或自我否定。让孩子学会接纳而不是压抑,前提就是父母要尊重孩子,学会倾听,沟通,而不是命令。

 摘自《心理月刊》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