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成长记20:中年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和中医有个共同点就是,越老越值钱。

这个观点,其实说的是经验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很多工作需要经验,但是有时候,经验也会成为阻碍新事物出现的壁垒。
 

一旦经验成为壁垒,往往是出于对自我觉察的忽视或者放松。
 

所以对一个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中性词)的状态来工作的心理咨询师来说,一般不太会出现严重的失误。
 

所以除去这个因素,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但是,经验来自哪里?
 

经验来自经历。
 

举个例子,一个五十岁的中年人,一般不会找刚博士毕业的名牌临床心理学的人来给自己做心理咨询。特别是双方都是男性的话。
 

原因可能很简单,一句话,来访者会觉得很难被懂,被理解。

 

咨询师做的越久,人味儿会越浓,没有人味儿的心理咨询师就好比高仿A货,只能靠包装和外在标定来弥补内在的缺憾。
 

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到了中年,比如四十岁或者五十岁后,除了死亡,基本的人生经历和人生经验都涉及到了,能够在社会上以相对正能量的状态活下来的,基本都有一套比较适恰的行为准则、处事方式、情感价值、稳定的自我认同、处理人生挫折等的方法和经验。
 

这类人是懂生活的,懂生活,就能懂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生,不同人生阶段的味道。
 

而如果再加上足够的心理训练以及持之以恒的日常打磨,无数次的使用,就好比一个综合实力很强的大国,或者全产业链,必将能够长久地屹立不倒。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岁的人自己不迷惑了,才可能带领货陪伴来访者不迷惑;五十岁的人,知道的很多的人生规律和经验,就可能会为后辈提供别于自己欲望的选择和建议。


转自公众号:心与生活,作者:张如江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