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我们知道多少?

上周,综艺《我们是真正的朋友》终于迎来收官。节目中有许多话题引起热议,包括四姐妹的友谊、相处方式,以及她们对于生育观婚姻观的讨论。但让我注意到的还有另一点,就是大s对于体重的管理和焦虑。在节目中,她自曝曾患上厌食症,体重一度暴瘦至39公斤,连阿雅看了都觉得“真的不好看”。
 
另一个曾因“吃”而饱受折磨的是戴安娜王妃。最近英国第四电视台公开的纪录片《戴安娜:她的自述》中,曝光了戴安娜王妃的悲惨经历:因为发现了丈夫查尔斯和朋友卡米拉的私情,她不堪于皇室、家庭、婚姻等等重负而患上了暴食症,选择了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宣泄压力。
 
暴食症和厌食症,都属于进食障碍的一种。患有进食障碍的人群其实远比想象的要多,它的后果也远比想象的要严重。一项2013年的研究发现,全球进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01%,其中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多。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食障碍诊治中心2017年对上海3所女校的调研发现,进食障碍可疑人群约达到30%。
 
暴食症导致的催吐行为和厌食症导致的暴瘦状态会引起牙釉质侵蚀、肾衰竭、心率不齐、痉挛、结肠损坏等多种生理性衰退,因此进食障碍是精神类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但在如今社会,社交媒体、网络、明星把“越瘦越美”的这种单一审美不断强化给大众,女孩们都拼了命的想减肥、想变瘦,无形之中愈发助长了进食障碍的蔓延。
 
 
1.社会压力&文化
除基因&遗传因素以外,在 “以瘦为美”的大环境下,女性减肥、瘦身的潮流热度持续不散,“胖”被扭曲和污名化;在缺乏系统知识的前提下盲目减肥,造成了许多人形成恶性习惯。再说小环境,越是在注重体型和瘦的环境下,就有越高的几率产生进食障碍,比如芭蕾学校、模特圈、娱乐圈女明星、女学生群体。
 
2.低自尊
很多患有进食障碍的人习惯了把自己和其他人比较,缺乏对自己(尤其是自己的身体)的自信心。对这些低自尊者来说,减肥是从他人身上获得认可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3.精神压力
当遭遇到重大经历或创伤时,负面情绪和压力可能会引起不良的进食行为,这时的暴食或厌食是面对压力的一种应激和防御机制。可能的诱发事件有:生活困境、性侵、身体创伤、亲友离世、亲密关系破裂等等。

 
1.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
 
暴食症,准确的来说叫做神经性贪食症,诱因是出于对“胖”的过度恐惧。它有两个主要特征:
1) 反复发作、无法控制的短时间内暴食行为。
2) 暴食后的体重补偿行为,如催吐、使用泻药、过度运动等。举个例子,小红明明不饿,但还是控制不住地狂吃了十块披萨,吃完后出于对体重增长的焦虑和暴食的羞耻感,用催吐的方式把披萨都吐了出来。这就是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的病发,通常会伴随其他精神类疾病的共发,比如焦虑、抑郁或物质滥用。在戴安娜王妃的案例中,她的暴食症就同时伴随着抑郁症的病发。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部分抗抑郁药对于缓解神经性贪食症有一定的短期作用。
 
2)认知行为疗法(cbt)
第一步:教育。让来访者学习并意识到持续催吐给身体带来的负面效果,以及催吐等补偿行为在减少体重上的作用基本为零。
第二步:正常饮食,防止节食。每天安排有规律的、小份量的餐,按时就餐,不要刻意节食。自我检测,记录每天的饮食、情绪和是否催吐等情况。
第三步:改变对于身体、身材、美、减肥等内容的刻板认知和不自信。
 
3)人际关系治疗(IPT)
不直接改变饮食习惯,而是通过改变患者有问题的人际关系,从而间接影响饮食和情绪管理。
 
 
2.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厌食症的主要特征是:出于对“瘦”的过度追求,利用节食等手段使体重显著下降,达到并维持在低于正常体重的15%。这种过瘦的体型会导致饥饿、营养不良、女性停经、脂肪肌肉减少(包括心肌),严重的会有心跳紊乱、心脏病发症,因此相比贪食症,厌食症有着更高的致死率。
 
区分贪食症和厌食症的一大特征就是,患者体重是否正常。如果体重显著低于平均,那么就是厌食症。
 
治疗方法:
1)体重恢复
因为厌食症的过轻体重对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所以当务之急是恢复患者体重,补充应有的营养。情况较严重时会先住院治疗,利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达到增长体重的效果。
 
2)家庭治疗
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年龄小还不具备自主选择调配饮食的能力,所以引入家庭的力量进行饮食管理,重塑改善家庭关系,以达到更好的缓解效果并保证孩子的正常成长。
 
3)认知行为疗法(cbt)
与贪食症类似,也是通过教育改变错误认知的方法,帮助患者作出更好的饮食选择,更健康地看待自己的身体。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不健康的进食模式,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自信地看待自己的身体,不去盲目地跟随大流、和别人比较,爱自己、善待自己才是拥有幸福的第一步。 
 
 
作者:沈昕宇  文章转自上海乐天心理咨询网站,文中配图由深圳心海湾心理咨询中心及其友人提供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