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依法治家

 

 

       
       经常有家长向我咨询,说孩子不听话,你和他说多少遍的话他都当耳边风,再多说几句,孩子还嫌你唠叨。具体表现真是五花八门。学龄前孩子的家长大多是抱怨这些孩子任性。

 

       比如想要买什么东西就一定要买,如果父母不给买就大哭大闹;到了上学后,主要问题就是孩子不爱学习,或者违反纪律,或者是早晨不肯起床等等。

 

 


      家长问我有什么“心理学的秘诀”可以让孩子听话。秘诀其实有一个,很简单,而且是两千多年前的商鞅就会的方法,那就是“法制”。

 

      现在的家长大致年龄都在三十或四十多岁,小时候应该听过商鞅变法的故事。商鞅曾经把一根木杆放在城门口,并且发令说谁把这木杆扛到另一个城门就赏一大笔金子。大家都觉得这命令像一个玩笑,扛这木杆很容易,凭什么要给这样高的奖赏。有一个人试着扛了这木杆,结果商鞅真的给了他那些金子。从此,商鞅的任何法令大家都认真执行。


 

     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听商鞅的话呢?商鞅并不是他们的父亲,商鞅也没有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没有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地说。

 

      原因是,商鞅说话算话,立了法就按照法令办事。


 

      而我们的家长,大多都做不到这一点。




      

       我们对孩子说什么话,从来都不认真。我们可以许诺说,如果你如何如何,周日我带你去肯德基。但是到了周日,我们有其他事情,就任意把去肯德基的承诺推翻了。我们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父母的话是不算数的,以后我们再说什么,孩子当然就不听了。这怨不得孩子,是我们“教”他们的,教他们不要把父母的话当真。


  

       我们唠唠叨叨,孩子就知道你的话是没有分量的,可以听也可以不听的。


 

       我们往往会很情绪化。在我们心情好的时候,孩子犯了错误,我们可以从轻发落甚至一笑了之,但是,假如孩子不幸正赶上我们心情不大好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大发雷霆。我们这样做,孩子就从我们的行动中懂得了一个“道理”:“关键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而是父母当时的情绪。”在父母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小心谨慎;而在父母情绪好的时候,不妨无法无天。


 

 

      我们见到孩子犯错误,常常会忍不住自己的愤怒。这会给孩子一个感觉,觉得父母不爱他们,或者至少是不怎么爱他们。这会使他们和父母感情疏远,而一旦和父母不够亲密,父母的话他们更不听了——我们都喜欢听爱我们的人的劝告,而不会听不爱我们的人的话。


 

      孩子大哭大闹,要买你不让买的东西。你一开始是讲理,后来生气了打他,但是再后来实在烦了,受不了了,就买了这东西打发孩子。于是孩子懂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哭闹,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上面这种种方式,都是所谓的“人治”而不是“法制”。“法制”的家庭中,是有规矩的,而父母和孩子都要守规矩。




 

 

       很少遇到懂“依法治家”的父母,不过也还是有的。有一次,一个母亲说起她教育那四五岁大的女儿的故事,就让我很是赞同。


 

        她的小女儿性格比较固执,想要什么就非要不可,不给她就会哭闹。她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决定要想办法纠正孩子的这个习惯。


 

       一次去商店,女儿看上了一样东西,一定要。她先给她讲道理,告诉她为什么不能买这个东西。女儿能懂,但是还是哭着要。她就对女儿说:“我知道你想要,也知道不给你买你很难受。买是不能买的,但是我允许你哭。我是你妈妈,我会陪着你在商店哭。你要哭多久就哭多久,哭完了我们就回家。”


 

       女儿在商店哭了两个多小时,她就陪了这么久。直到女儿说哭够了,母女两人才一起回家。家里人问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她们母女都不说。


 

       这之后,女儿的固执行为就明显有改善。


 

       我很欣赏这个母亲的做法,她的方法就是“法制”。她告诉孩子规矩是什么。而且用实际行动告诉她这规矩是不可以随便改的。不论你哭多久,我也不会改这个规矩。但是,母亲没有和孩子发火,而是表示理解孩子,愿意陪着孩子,所以,规矩虽然严格,孩子也并不觉得母亲不爱自己。这样,孩子会学会守规矩,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允许做的。规矩就是家庭中的“法”,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守法”,这不会影响父母孩子之间的亲情。


深圳儿童心理咨询

       如果你坚持使用法治,它可以解决非常多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不做作业,不守纪律,我们不必责骂,我们只需要定规矩。有进步如何奖励,有错误如何惩罚,都应该事先说清楚,说具体。在事情发生后,我们依法奖惩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秘诀说简单,用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是“立规矩”就不可以随便立。我们的规矩要合理,不能是全凭家长的喜憎来定规矩。如果孩子从内心中觉得这个规矩没有道理,他是不会遵守这个规矩的——假如他违心地遵守,反而会损伤他的独立性和自信心。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商量,一起订立规矩。而且,规矩也应该是孩子做得到的,也是对孩子有益处的。有一次,一个家长定了一个计划,要求他的儿子照着做。我一看这个计划,全天没有留出一点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这样的计划怎么可以强迫孩子遵守?


 

        还有一个不容易的地方是,父母有时候会心软,不愿看孩子哭,就狠不下心来“照规矩办”。爱心令人感动,但是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溺爱使孩子没有规矩,有了坏习惯。等日久天长,坏习惯就很难改变了,爱孩子反而害了孩子。这些家长不知道一个心理学的知识,越是任性的孩子,在他内心深处越渴望着一个能管住自己的父母,一个有规矩的父母。因为这样的父母才更有心理力量,更受孩子尊重和依赖,才能给孩子安全感。试想,假如孩子发现父母拿自己这样一个小孩子都没有办法,他怎么能真正地尊重和依赖父母?


 

       年轻的父母不妨试“依法治家”,你会发现孩子的行为更好了,亲子的关系也更亲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法制社会,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法”不是没有人情的、不自由的东西。


 

以上。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