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道理”伤害的孩子,可不仅仅是逆反这么简单

很多家长知道给孩子空讲道理是无用的,但是他们下次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的讲道理。“讲道理”本身,是一种防御,一种偷懒,同时也是一种推卸责任。活在道理里的人,一般都不会太幸福。
 
人生最大的困惑莫过于'懂很多道理,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在家庭教育中,一种常见的错误抚养方式是:给孩子讲述很多正确的道理,这种说教式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01 危害:远比父母以为的严重
也许很多家长也从实际的效果中,看到了自己爱讲大道理带来的不良反馈——比如孩子变得不耐烦、逆反,自己的道理越来越无用等等。但是,对'讲道理'的危害,如果理解的只有这么浅显,那还远远不够。事实上,'爱讲大道理'对孩子的伤害,远比家长知道的要严重的多。
 
 
说完,丈夫抖了抖手中的报纸,总结到:女人就是小心眼。
 
妻子听完丈夫那些无法反驳的道理觉得心口很堵,发誓以后再也不和丈夫倾诉自己的烦恼。
 
 
很多时候,孩子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困难和苦恼,不是要从父母那里得到一大堆道理,或者真的不知道怎么做,而是在确认父母和自己的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孩子希望被倾听,被关注,被了解,被理解,被信任,从而产生一种'我是被爱的/我值得被爱/我有能力/在我需要时父母理解支持我'的感觉,这种确定感,会在ta面对困难和烦恼时向内部转化,成为一个人的勇气和信心。
 
 
② 伤害自身的安全感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自身安全感的损害,会进入孩子的人格体系,成为一种长期稳定的行为反应模式以及思维模式。这对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来说,伤害巨大。
 
 
另外,如果父母道理太多,就会引导孩子关注'正确性',而忽略过程。这样的父母,会在孩子内心里培植一种完美的欲求——但我们都知道,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这种完美的欲求,会直接导致孩子内心的冲突。对这个冲突做一个解释:被父母道理绑架的孩子,一般自主意志发展都不会很好,在他的内部,会形成一个'弱的自我',但同时因为过分追求正确的道理,又会使他们生长出一种追求完美的'强的欲求',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是造成很多心理疾病的原因。
 
 
 
④ '超我'过分强大,产生偏执

 
这种对于绝对标准的追求,会使孩子在人格上出现刻板、自我设限等一系列人格特征。在过多'道理'指引下生活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学习)都变成一场艰苦的斗争,很难享受到过程的乐趣,而更多的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的强迫感。
 
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害怕自己犯错),会使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周围的环境是充满威胁和敌意的,这样会极大的造成他们无意识的内耗,影响他们生活(学习)的效率,严重的,还会发展出一些心理障碍,比如强迫、焦虑、抑郁等。
 
顺便说一句,去看心理医生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超我'过于强大导致的不协调。
 
 
但事实上,道理如果没有付诸实践,便是空的,从中长不出责任感和行动力,反而出挫败感和虚妄感。威廉.詹姆士用非常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实践的意义:播种话语,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02 家长:把犯错的权力还给孩子
 
家长之所以爱讲道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害怕孩子犯错。但是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恰恰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建立的。而困难,必然包含犯错的过程。
 
 
父母的角色,某种程度上也和咨询师相似。所以,学会用咨询师的态度对待孩子,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完成生命的探索。
 
在这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不断地改正错误,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变得懒惰,不敢尝试,或依赖于父母。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错,也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改正错误的道理。
 
第三,父母对于孩子的犯错,用引领代替说教。
 
允许孩子犯错,并不意味着父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高明的父母对于孩子成长中的责任,更多的是采取引领的方式,只有缺少办法或者懒惰的家长,才会用打骂、说教等方式。
 
 
 
 
03 '不讲道理',应该怎么做?
 
知道了讲道理太多的危害,问题在于:该用什么方法取代这种不恰当的抚养方式?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照咨询师的原则。
 
 
当家长头脑中有太多的评判,也就意味着对孩子有太多的限制。这种限制,会使家长丧失倾听的能力。
 
② 接纳孩子的问题和错误,不横加指责。
 
接纳,同样是家长的必修课,而且还是一门很容易挂科的功课。
 
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接纳孩子探索过程中的错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然而,所有的接纳,都首先来源于父母对自己的接纳。一个连自己都不接纳的人,根本无法接纳别人。很多人貌似对自己很接纳,对别人很挑剔,其实这本质上还是对自己的不接纳,确切的说,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以及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到别人身上而已。
 
 
这个过程,不是家长的说教,而是帮助孩子看到,需要家长多以提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领。具体的引领思路可以参考前面的'犯错八问'。
 
④ 鼓励孩子在经验里成长,接受生活的偶然性,发现生活的可能性。
 
这一点非常重要。成年人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自我设限的人,比如说我就不喜欢吃什么,我就是不能接受什么,我特别讨厌什么品质等等。有些人误以为这是自己嫉恶如仇、有原则,其实本质上是开放度不够。
 
一个人的开放度和灵活性,是人格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态度,就是孩子人格塑形的矫正带。家长如果能够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自己在经验里成长,鼓励孩子接受生活的变化,以好奇而不是恼火的心态看待更多的可能,那么孩子的开放度就会非常良好,ta就会更有体察他人的能力,更有接受变化的心态,更具备获得更多机会的能力。
 
写在最后:
 
在人生成长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人往往在犯错误的地方获得了经验。最好的父母和最好的咨询师一样,不会用太多的道理去占领孩子的头脑,而是给孩子留更多的空间,让他去经历自我成长,最终长出一个肯定的自我。
 
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育孩子也很像画国画,一副好的国画,离不开'留白',因为把画纸全部涂满,画面就会变得很难看——具体到家庭教育,父母过度的讲道理,说教,也等于是不给孩子的成长留白。道理一样。
 
管住自己的嘴。好的教育,不是把道理讲给孩子听,而是启发孩子认识真理。



文章来源y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