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阻碍了我们教育孩子

一个人不懂小孩子的心理、小孩子的问题、小孩子的困难、小孩子的愿望,小孩子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儿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何能让小孩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陶行知

 
 
 
前几天听一个同行老师做一个关于“亲子关系”的主题讲座,由于是开放式的公益讲座,课程很短,只有一个小时,很多内容都只是点到为止,并未做深入分析。但即使这样,讲座过后,现场的家长们仍如久旱逢甘霖般,围在这位老师身旁久久不愿散去。
 
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喜欢通过现象看本质,我并不为这位老师的演讲表现而感到意外,因为我相信这位老师足够的优秀,但令我感兴趣的是,现场的家长在听完讲座后,那如梦初醒的反应,以及对解决自己亲子关系问题的迫切。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老师下课后依然孜孜不倦地围绕在老师身旁以求获得更多的知识,又或者他们为追求理想全身心地忘我投入在学习与工作当中,那我们是否还会担心,孩子成绩下滑、事业不成亦或产生其他的行为问题呢?
 
不,不会的。
 
至少,在心理学层面,我们可以回答,我们能看到他们的行为背后强烈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不管这个个体是成人还是孩子,这都能有助于事情不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即使许多家长对教育孩子有着强烈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但孩子的问题却仍是层出不穷,那么到底什么阻碍了我们教育孩子呢?

 

深圳心海湾心理(心理咨询&个人成长)

 
以下是本人几个观点:
 
1、寄予期望,但不要妄下“咒语”
 
这里我想引用该位老师在讲座中的一个案例分享,“一位家长因为女儿过度滥交而前来咨询,其称女儿经常夜不归寝,在外过夜并与多名男生发生性关系而不收钱,这让她感到很困扰。声称自己的‘鸡婆’女儿这么不爱惜身体,没办法教了。”
 
案例中的家长具有强烈的动机——改变女儿的滥交行为,积极的态度——掏钱进行专业的咨询,但我们却不难发现其在亲子教育中有相当不合适的行为。一句“不收钱”使得母女沟通像商人一般只能维持在“价值交换”的取向上辩驳;一句“鸡婆”如同一生的诅咒早早地烙印在女儿自我成长的印象之中——这位母亲早在女儿6岁的时候,因为好奇而在自己脸上涂抹口红,就将“鸡婆”这个诅咒强加在女儿身上。
 
在这个案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女儿的行为“不负所望”地成为母亲口中的那个形象。其实,我们的许多家长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在班级学习中要名列前茅、在外比赛中要夺桂争冠、在事业的追求中要争名夺利,这是我们的家长都会对孩子寄予的、无可厚非的期望。但事实呢,我们的家长却往往在寄予期望的过程中,不自主地给孩子下了万劫不复的“咒语”。当孩子名列前茅的时候,我们总会叮嘱他们说要谦虚不能骄傲,其实他们可以做得更好——孩子在潜意识里面接受到的信息是:你其实并没有做得足够好;当孩子夺桂争冠时,我们总会让他们收拾心思,把功课摆在第一位——这时,孩子的潜意识会听到:你们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不要浪费时间;当孩子成功时,父母却还会继续指指点点,对着孩子说三道四——此时孩子只能无奈地发现,原来父母一直在告诉他,他在外面再有本事也不过是父母心目中长不大的娃儿,孩子在外面也许是全能,但在家里却是无能的。
 

于是乎,强烈的动机、积极的态度,但是抵挡不了潜意识底下的诅咒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对期待之物予以否定,也许这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的“非典型”的“罗森·塔尔效应”。

 

 
2、“似是而非的认错”与“总相信自己是对的”
 
“没办法教了”,对于多数家长来说,这应该可以说是亲子教育出现的头号“难题”,如果谁有心思整理一个亲友唠嗑排行榜,我想这句话也绝对稳居出现频率的前三位,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家长找上心理咨询师的原因——或许我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站在一个咨询师的立场,我是有活儿可干了。
 
但无论在教育心理学,还是在神经行为学角度上看,这世界上并不存在着“没法教了”的孩子——即便是神经功能发育出现障碍的自闭症孩子,科学家也告诉我们,通过适当的训练,仍有可能提升促进其某项缺失的机体功能发展。
 
那为什么就“没办法教了”呢?在这里,我更愿意用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中的一个定义来形容这些感到无助的家长们,因为“他们都是被宠坏的孩子”。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2-7岁阶段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这种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甚至表现得有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我们称它为“自我中心”。
 
对于那些轻易地从自己口中说出自己的孩子“没办法教了”的无助的家长们,他们就像是回到那个“以自我为中心”时代的孩子们一样,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们的“没有办法”是对,他们“无能为力”也是对的,外面的人“要给予他们帮助”无论如何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在某种层面来说,对于这群“孩子”,你的给予他们的帮助越多,他们受到的照顾就越多,他们就越享受自我中心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会越陷入自我陶醉的局面。因此,他们自然地成为了那些“被宠坏的孩子”,而他们的孩子只是满足他们需求的牺牲品。
 
 
有的家长会说,“我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我尝试寻找各种办法去教他们,但还总是不奏效。那怎么办呢?”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好事,甚至大多数前来咨询的家长会向咨询师主动“认错”,告诉咨询师他们以前用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愚蠢。
 
然而即使是这样,他们依旧未把讨论的重心回归到孩子身上,他们会说我做了许多许多,然后孩子却这样那样。他们探讨“子女教育”的重心,永远在他们使用了什么方法或者尝试在用什么方法,而不去了解他们所用的方法在孩子身上起到什么效果。他们很清晰自己要做些什么,但是被问及孩子为什么还会有问题行为时,他们却一脸茫然了。
 
在这里,我会判定,这是家长们在做“似是而非的认错”。
 
对于“被宠坏的孩子”来说,认错也是表达自我中心的方式,因为我懂得认错、我谦虚、我是乖孩子——所以我没有过错,我依然是那个保持正确方向的“对的我”——那么错的是谁呢?只有那些站在问题对立面的孩子。
 
因此,我们总会发现,无论是否自愿,也无论孩子是否真的存在过错,他们的家长总会在他们的行为里挑出毛病与过错,即使他们也试着尝试去改正。
 

说孩子的过错源于父母一点也不假,如果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那么父母就更花费双倍的时间来修正自我。这才是敢做敢为,勇于承担的“孩子”。

 

 
3、家庭关系中自我的缺失
在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价值观中,有一种道德束缚对妇女影响颇深,且至今依然无声地影响着这代女性。那便是礼教当中的“三从四德”。
 
关于“三从”,《仪礼丧服-子夏传》是这样记载的,“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多数妇女并不为自我而活,在她们眼里——为了要当好好女儿的角色,必须顺从严厉的爸爸的话;为了要当好好妻子的角色,可以纵容丈夫的各种恶习;为了要当好好妈妈的角色,可以为他付出自己的一切。虽然比喻不近确切,不过早在一百多年前,著名的剧作家易卜生就让自己笔下的《娜拉》成为父亲,丈夫,孩子之间一厢情愿的玩偶——即使现在,类似悲剧依旧在上演——好在最后女主角也完成了自我的觉醒。
 
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传统女性来说,她们并没有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们那么幸运。她们的生活只有家庭,没有自我。而这种家庭也只能分成三类,以父亲为中心的家庭,以丈夫为中心的家庭和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在这种长期以他人为中心的家庭模式中,咱们的父母们、夫妻们、孩子们很容易会产生一种心理,就是“我说了她就会听”,这种心理让本因由关系互动所形成的人际边界模糊化。进而演变成女儿不是“女儿”,妻子不是“妻子”,父母也不像“父母”。
 
这些例子在现代家庭当中并不少见,比如女儿跟着父亲一起谴责母亲没有把家照顾好;老公和孩子把老婆当保姆却从没情感交流;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解孩子要学好,孩子却反驳其连自己都没管好自己。
 
 
在上面的各种关系当中,无论哪一个,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沟通是缺乏有效性的。在任何一个家庭教育理论体系当中,父母的角色都尤为重要,但如果连这基本的社会角色的定位都产生偏差,那么亲子教育就无从谈起了。
 
所以,家庭教育是一门值得深究,且每个人都必定会经历和学习的课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清自我,发现问题,从更深层次的根源解决亲子及家庭教育出现的困难,也许是广大家长们更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新途径。
 
 
 
声明:图片为心海湾拍摄或心海湾友人提供,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