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养成的心理学原理

工作的时间一久,内心就会渴望成长。我的方式除了在组学习交流就是蹭课了。有一次在林大上本科生意象对话课,朱老师讲直觉时专门讲了下各种直觉型的动物,不同动物代表了不同类型的直觉。比如乌鸦的直觉是可以看到黑暗与死亡的一面,并直接讲出来;乌龟的直觉来自寿命长、历尽沧桑而获得的智慧;蝙蝠在黑暗中不用眼睛便能知道路径和方向,体现了蝙蝠另辟蹊径的直觉特点,用一种不同于寻常的方式来达到目标……

 

深圳心海湾心理(心理咨询&个人成长)

 
 
课堂上的“蝙蝠”似乎并不多,听了以后只有几个点点头。我虽然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这类,却很有兴致往下听。而后朱老师的语调开始变得神秘,说蝙蝠中有一类是吸血蝙蝠,通过一种血巫术的方式建立一种感应,就如同月亮吸引潮水,可以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发现对方,在深层建立和对方血的连接,这种吸血蝙蝠也是传说中的吸血鬼。我听后感觉血液中翻滚着不平静,在黑暗的恐惧中嗅到了一种对血液的狂热,恍惚中有一种迷之微笑的感觉。而此时正在写板书的朱老师转过身来看了一下我这边,似有火眼金睛般看着我说:“你这表情怎么那么像吸血鬼。”我一时无法从黑暗的城堡走到光明的教室中,只好顺着说:“我在体会为什么是在黑暗之中。”声音很微弱,似乎每一个音调都来自遥远的黑暗世界,像苍白的失血僵尸一样躺在棺材中发出的声。朱老师听后点了点头说:“你的潜意识已经找到了感觉。”我意识上还没反应过来,不过稍微一回观,感觉不知何时嘴角边两颗尖牙已经悄悄地探出身,准备飞出城堡,在暗夜中寻找猎物了。有了这次被觉察和接纳的经验,我对于吸血鬼了解越来越多了。
 
 
吸血鬼的生存环境,破败的城堡和棺材,都是一个人在早期母胎内的体验,只不过他体验到的是母亲厌烦、不喜欢自己,表现为母亲的血液不愿意供给胎内孩子。血作为联系母亲和孩子唯一的生存通道,血液供给的断开也意味着打开了死亡的大门;大门一开,孩子的世界渐渐的缺少温暖和爱,充满了死亡与黑暗的威胁,这才形成了缺少生机,阴冷又破败的环境。这时孩子为了能够活下去,会用吸血鬼的力量拼命地吸母亲的血。在长大之后,因为自身造血能力的不足,也要依赖一个可以提供给他血液的宿主才能生存。
 
 
 
 注:易滨在2015年的第十一届全国意象对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发表了《吸血鬼意象的根源及转化》一文,对心理现实层面吸血鬼形成与化解做了详细的叙述。
 
 
以上内容摘自最新出版的心理学著作《水晶之路》,作者:易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