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不愿长大的孩子与不肯放手的爱

    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分享:

      昨天上午,接待了一对父母和一个孩子。爸爸妈妈一看就是知识分子形象,都比较儒雅。我看了一眼孩子(接近18岁),男生,高二,脸黑黑的,气色看起来不怎么好,而且不怎么愿意看人。我第一眼印象是,这个男生似乎压抑了很多东西在心里。

 

      为什么他们会来我这里呢?这个男孩现在在班里受到很多同学的排挤,而且很多家长联名写信到学校,要求这个学生离开这个班级。到底这个学生犯了什么错,引起了众怒?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他就是喜欢找人讲话,别人不理他,他也要干扰别人。有的时候讲的话很没有分寸,让人很不舒服。比如,他曾对一个谈恋爱的女生说:你被搞过没有?他的后排有一个同学也不怎么喜欢交流,总在做一些题目,他很好奇,就趁那个同学上厕所的时候,拿起那本作业题看,结果一个女生批评他,没有经过别人允许就看别人东西,结果别人越是说他,他越是不想还,最后那个男生就对他动手了,可能他也还了一下手,结果引发众怒,有些家长认为他有暴力倾向。他似乎没有办法和人正常交往,加之学习成绩很差,同学们都不怎么愿意理睬他,甚至有点排挤他。


      我先是和这对父母交流了一下,爸爸妈妈态度非常诚恳,妈妈内心很痛苦,因为在联名信中,说他的儿子有情绪障碍和暴力倾向。爸爸妈妈现在都事业有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因为妈妈要继续求学,在孩子1-2岁之间,放在奶奶家寄养过一年。小时候,因为爸爸特别忙,基本上都是妈妈在照看孩子。妈妈既要照顾家,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兼顾事业。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爸爸是缺位的,妈妈是焦虑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安全感不会建立的特别好。0-3岁期间,是孩子和父母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孩子被放在奶奶家,不论奶奶有多好,孩子潜意识都会有种被父母抛弃的恐惧的感觉,如果后天没有被很好的弥补,可能造成安全感的缺失。一个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总是显得不那么自信,总是在内心深处,害怕分离,害怕被抛弃,被否定。在现实生活中,他的人际关系不会太好,因为他与人交往时,总是不会肯定别人是否会喜欢自己,还是会讨厌自己。当然表现是多样的,有的人就总是惹别人,引起关注,但是又不敢和别人真正交流和沟通;有的人就躲在人群之外,显得很孤僻;有的人总是怀疑别人,疑神疑鬼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表现。这个男生这几种外在表现都存在。爸爸因为对孩子期望很高,而孩子因为高一下学期成绩掉得很厉害,强行让孩子留了一级,并且转到外地学校读了一年,孩子非常不情愿,可是没有办法。爸爸现在回想起来,很后悔,又想起生活中很多事情,总是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了很多决定。爸爸也在做反思。我建议这位爸爸要好好和孩子交流,甚至要和孩子道歉,也让孩子有勇气表达不满,这位爸爸愿意接受我的建议。


 
      接着,我又让学生一起和父母聊聊。这个男孩的思路非常清晰,很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情感表达比较淡漠。谈到他的父母从小就对他的干预很多,他试图反抗过,但是没有效果,而且基本上很少能有自己做主的时候,即使自己有想法,也没有得到过父母的支持,都是父母给与他一些选择。生活中很多事情,爸爸妈妈基本上都替他做了,连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妈妈决定。他基本上不需要操任何心,当然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他对父母有一些情绪,可是很少表达,可能也不太会表达情绪和情感吧。


      我让这个男生聊聊他在班级里的行为,他自己是什么感受?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从小就是同学排挤的对象,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有一些人排挤我,可是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过,我其实就想一个人呆着,不一定要和同学们在一起的。


      他从小就面临这样的遭遇,可是父母都没有发现,并且没有反思过,我要说,这对父母真的是太粗心了。其实,他现在这种遭遇,都是他内心的折射,因为他内心就觉得自己是一个被人讨厌的人,因此,他在现实中要印证自己是这样一个人,就让自己拼命变成这样一个人,最后通过种种行为证明:我就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这又回到安全感上面了,从小被父母没有很好关注的孩子,内心是不喜欢自己的,加之父母总是控制他的种种想法和行为,他内在更没有任何成就感来支撑自己的自信了,自己没有被别人需要的感觉,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力感和无能感。而且据他自己说,他以前感受过很多委屈,可能都被积压了,没有真正表达过。


      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怎么可能象他说的,完全不在意别人呢?他只是不肯承认,他希望自己有朋友,希望得到同学的关注和关心,可是,他又不敢或者是不会表达这种期待,加之,高中生确实太忙了,能够关注到自己就不错了,关注别人的痛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于是用了很多不太好的方式,反而引起了更多反感。


      他说,我一直是这个状态,我只是觉得我的身体在成长,可是我的心理却没有怎么发展。是的,他的心理可能不到18岁,他的很多言行就像一个幼稚园的孩子,通过淘气,和惹人讨厌来换得关注。可是,没有人会关注他心理不到18岁,因为他生理年龄是18岁,别人对他的要求当然是18岁的标准。我给他的建议是,将自己内在的真实想法通过心理课表达给同学,也听听同学的反馈,他有点抵触,我听到他内心很多担心,担心同学不会真诚表达,担心别人不会听懂他的感受,担心别人不会接纳他等等。他只想保证以后不干扰别人了,可是在一个敌对的环境里学习生活,对于他没有任何好处。我还是希望他可以写一封信给同学们,表达一下内心真实的想法,他同意了,希望这也是个面对和成长的机会吧。


      我说,这对于他,或是他的父母都是一个机会,父母也可以在这个期间得到很好的成长,孩子现在发现这个问题,是积累了很多年,需要我们一起来帮助,也需要父母和社会给与孩子更多空间和时间,让他长大吧,让他慢慢适应这个社会,让他在生活中看到规则和界限,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可以感知别人的情绪,才会拥有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自己触动也很大,作为一个妈妈,真的是要好好成长,才能更好地爱自己的孩子,否则,我们以为的爱和付出不仅帮助不了孩子,有时候反而会害了孩子,阻碍了孩子的成长。(经来访者同意,文中均为化名,个人信息已经做过处理

 

作者:于娇娜(授权发布于心海湾网络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咨询导诊 心理咨询 心理专家 心理培训 意象对话 EAP服务 公益咨询 心理文章 联系我们